目前分類:提升記憶力 (44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Gary Pphillips的學習金字塔發現,

經由『聽』可以讓學生記憶10%,

『看』可以讓學生記憶15%,

『看』與『聽』可以讓學生記憶20%,

『親自做』可以讓學生記憶60%,

經由『反思』所做的事可以讓學生記憶80%,

經由『教導別人』可讓學生記憶90%,

有參與才會有體驗,

有體驗才會有感動,

有感動透過反思才會內化,

被內化的感覺才是真正的價值觀改變,可導引著我們的行為。

 

--------------------

解開失憶、失智之謎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沈哲鯤院士率領的本土研究團隊,花了4年時間培養出罹患額顳葉退化症的病態老鼠,同時也解開失憶、失智、失語及肌肉萎縮等退化性疾病的致病機制,有助於研發藥物,緩解這些疾病帶來的痛苦。

 

這篇研究論文已發表在國際重要期刊「實驗醫學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研究論文第一作者、國立成功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蔡坤哲表示,如果一切順利,長久以來失憶症無藥可醫的窘境,將可獲得解決。

 

蔡坤哲表示,額顳葉退化症是造成大腦額葉與顳葉萎縮,進而引發失憶、言語喪失、神經動作障礙,甚至併發俗稱「漸涷人」的運動神經元疾病的主要原因。2006年美國研究發現,一種名為「TDP-43」的蛋白,會影響神經細胞活性,一旦這蛋白新陳代謝異常,會引發額顳葉退化症與運動神經元疾病等神經退化性疾病,但卻不知其致病機制為何。

 

中研院研究團隊從中找到契機,先培養病態老鼠,在老鼠前腦區的海馬迴、大腦皮質區等特定部位,產生過量TDP-43,再測試觀察非神經細胞增生及不正常蛋白表現等情形。結果發現這些老鼠變笨、肌肉也明顯無力。

 

研究並發現,有助於老鼠學習記憶的蛋白減少,抑制學習記憶的蛋白則異常增加。非神經細胞數量也增加,以及蛋白出現在不該出現的錯誤地方,導致大腦萎縮,大腦重量變輕,大腦神經細胞數量變少,在在顯示在過量TDP-43的作用下,牠們確實變笨。

 

蔡坤哲表示,目前臨床上治療失憶、失智及失語等額顳葉退化症,均採用阿茲海默氏症藥物來症狀治療,效果非常有限,病患症狀持續惡化,束手無策。

 

但如今中研院揭開額顳葉退化症致病機制的老鼠模式後,蔡坤哲認為,今後科學家可研發更有效的藥物及治療方法,治療額顳葉退化症引發的失憶、失智、失語及肌肉萎縮等大腦退化性疾病。

 

據了解,中研院已和澳洲某實驗室進行藥物篩選合作,並開始測試一些特殊藥物的治療效果。(聯合晚報2010/8/27╱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這篇文章刪減自聯合報記者張耀懋2010/08/18 諮詢:署立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胡朝榮,提供給大家囉~

-----

小睡6分鐘 記憶力提高

 

睡眠還真與記憶有關。2005年,自然(Nature)期刊對睡眠與記憶回溯性文章,就肯定睡覺有助於記憶。

 

德國科學家杜賽道夫大學的拉爾(Olaf Lahl)研究團隊發現,只要小睡6分鐘就足以顯著提升記憶力,這是目前所有研究中,有助記憶的最短小睡時間。

 

拉爾中午找人到實驗室,先讓他們在2分鐘內背誦30個單字,1小時後再測驗。這1小時內,有人無所事事閒晃,有人小睡片刻,最短的只小睡6分鐘。結果沒睡的平均記7個單字,小睡片刻可記到8個,睡較久的可增到9個以上。

 

但迄今的研究發現,睡眠有助記憶,尚未有研究顯示睡眠減低記憶。

應該是記憶會隨時間消退,而這類病患遺忘的較快,到第二天剛好就全忘了,與睡眠無密切相關。因為即使病人不睡,第二天還是會忘了。

 

電影情節 愛玩記憶遊戲

 

「今天暫時停止」是全世界都停在土撥鼠節那天,不再往前推進,每天起床都是22日 土撥鼠節,只有男主角菲爾(Phil)是正常的,記憶不斷累積,其他人的記憶就停留在土撥鼠節前,每天起床都是嶄新的土撥鼠節。

 

「我的失憶女友」則因 車禍被 醫師診斷罹患失憶症,其他人的記憶力不斷向前累積,只有她停留在車禍前。劇中還有一位病患罹患「哥德菲德症候群」(Goldfield syndrome),記憶力約只維持數分鐘,因此,一見到陌生人,自我介紹,交換姓名後,一轉頭,就忘了,又得重新向眼前這位「陌生人」自我介紹。

 

類似的短暫記憶疾病真實存在,國內曾有病患感染單純疹病毒腦炎(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後,醫師每天去查房就得重新自我介紹,但是她發病前認識的朋友,都在記憶裡。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壽基因 能增強記憶與腦力

 

11日發表的研究報告,人體藉由限制熱量而延長壽命的1種基因,在增強記憶和腦力方面,似乎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實驗室試驗顯示,SIRT1基因編碼的1種蛋白質,有助減緩鼠類的老化過程。

 

根據發表在學術刊物「自然」上的新發現,這種蛋白質在人體中稱為Sirtuin1,與增進記憶和幫助腦神經細胞發育的酵素相似。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成果可為阿茲海默症和其他神經衰弱疾病的治療藥物,提供線索。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負責神經學計畫的 蔡立慧 博士表示:「我們發現SIRT1的活動也能促進記憶和適應力。」

 

她又說:「這項結果說明SIRT1在人腦中的多重角色,也進一步強調SIRT1成為治療認知障礙疾病標靶的潛力。」(中央社2010.07.13 05:29)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記憶法的基礎概念栓釘法

 

請問是人腦聰明?還是電腦聰明?毎次學生都回答是:「人腦聰明!」為什麼是人腦比較聰明呢?「因為電腦是人腦發明的呀!」

 

那麼是人腦好用?還是電腦好用呢?學生又會說:「電腦比較好用!」

 

為什麼是電腦比較好用呢?是不是因為只要將資料存進電腦中,只要我們不要按下刪除鍵,以後我們要找出這個檔案,我們就一定找的到。但是過去存進人腦的東西,就不一定可以回憶的出來。

 

如果我們有兩部電腦,電腦桌面上都已經幫我們設定好「我的電腦」的檔案夾捷徑,其中A電腦在「我的電腦」中也設定好一個一個的檔案夾,B電腦的「我的電腦」不准設定檔案夾。

 

然後給你1000個檔案請你分別存在這兩台電腦之中,但請你遵守下列兩個規定;存進A電腦時,請你依照檔案的特性做好分類,一一放進一個一個的檔案夾中;存進B電腦時,所有檔案不准分類,全部都存在同一個檔案夾中。如果現在我要請你在這兩台電腦中分別找出有關於全腦開發的檔案,請問是A電腦找的快?還是B電腦找的快?

 

這個答案連小朋友都知道,絕對是A電腦找的快。請問為何是A電腦找的快呢?是不是因為A電腦有了分類,一個一個依照類別存進檔案夾中,所以當我要找關於全腦開發的檔案,我只要去「教育」的檔案夾中尋找就可以了?B電腦找的慢的原因就是,每一個檔案全部混在一起,所以日後要找尋時並沒有可以幫助我們搜尋的線索,可以提供快速搜尋。就像我們去圖書館一樣,總是要先知道圖書的類別,再直接往放置該類別的書櫃上尋找。

 

第二個問題,當我們停車在大型停車場時,當我們停好車,關上車門之後,是不是要看一看現在是停在A區還是B區?是停在幾號位置上?這樣當我們買好東西回來時,才可以用最短的時間找到自己的車子。

 

如果我們要做好快速的回憶,就必須向電腦存檔或是停車子一樣,必須先將放置位置分類好或編好號碼,然後將想要記的東西放置在編號好的位置上。這個方法就是栓釘法的基本定義。

 

早在古羅馬時代,就有栓釘法的發明,當時名稱為「羅馬房法」,就是利用週遭固定好位置的事物,來幫助我們連結想要記憶的事物。就如同曬衣架一樣,一個個編好號碼的曬衣架,一一將衣服(想要記的事物)掛在上面,因為衣架已經編好號碼了,所以只要認清楚自己的號碼,就不可能將衣服拿錯。

 

但是我們不可能將大腦切割開成一個格子一個格子,像抽屜一樣來放置記憶,所以我們必須借重我們自己的身體,創造出隨身帶著走的大腦檔案夾,這個方法就是身體栓釘法。所以我要在我們自己的身體20個部位上,釘上20個釘子,就可以來幫助我們掛東西使用。(本文作者:台灣學習力訓練師Monica胡雅茹,本文受國際法保護。)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這樣子過生活有點辛苦,不過還是可以照常工作生活呢!

-----------------------------

睡醒後就失憶,天天重新做人

 

英國一名四十七歲的已婚婦女,因兩次車禍導致腦部受損,喪失自從一九九四年以來的短期記憶,此後每天醒來都是同一天,也讓丈夫每天都得說服她相信兩人是夫妻,頗類似好萊塢愛情喜劇「我的失憶女友」劇情。

 

英國《每日郵報》十一日報導說,住在英格蘭林肯郡斯波耳丁市的米歇兒.菲波茲每天一覺醒來,枕邊人都得說服她,兩人是夫妻。當她表現懷疑時,菲波茲先生就去拿相簿,給她看兩人在一九九七年(十三年前)的結婚照。

 

米歇兒在一九八五年與一九九年先後發生機車與汽車車禍,造成腦部受損。她的記憶最遠可追溯到一九九四年,但此後任何一天發生的事情,隔天就全忘光。這種情況令人聯想到二○○四年電影「我的失憶女友」,劇中男主角亞當山德勒嘗試追求女主角茱兒芭莉摩,但後者在車禍後就喪失每天日常生活的記憶。

 

便利貼提醒記憶

 

米歇兒得使用數以百計的便利貼及手機日曆的記事提醒功能,幫助自己記得每天的行程與要做的事。她做過的事或見過的人,都必須記錄下來,以便日後參考用。當她偶爾離家出外遊玩時,還必須攜帶輸入住家地址的衛星導航系統。

 

劍橋大學神經科學家耐斯特說,米歇兒罹患的是罕見的順向失憶症(或前行性失憶症)。不過,這對她也有一些好處,譬如沒有電視節目重播的困擾,每一則笑話也都很好笑,因為每次都是第一次聽到。她目前擔任慈善團體志工,每週有三天照顧殘障人士。(自由時報更新日期:2010/06/12 05:31〔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強記憶的第一步觀察力

 

記憶能力要好,圖像能力是基礎;圖像能力要好,觀察力是基礎。

 

當我提到一個東西,比如說「馬」的時候,第一個在腦海中反應出來的,應該是馬的形象。然後是馬的歸類,屬性如「顏色」、「動物」、「哺乳類」、等屬性。

 

就如同先前開場白中所提的學習的過程,人類的大腦對於實在的物體如樹,草,花,動物處理會比較直接,而處理抽像的關念,則比較慢。而這裡所要談的記憶秘訣,就是要用「實在的物體」來記憶。

 

請回想一下,你家中所有的房間要進去時,門應該往外面開還是往裡面開?往左邊開還是往右邊開?

 

當你所住的公寓大廈的大門又是怎麼開的呢?上班的地方所有的門又怎麼開?門的材質跟顏色又有哪些種類呢?

 

重新再回想一下,這些門上面的把手及門鎖長的什麼樣子呢?

 

當然一定會有人說,不過是門嘛!知道門有幾種,對我們的生活一點都不重要。在台灣有一句倚老賣老的俗諺說:「我吃過的鹽巴,比你吃過的飯還多;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

 

同時也有一句年紀大的人常說的話:「年紀大了,記憶力就不管用了,還是你們年輕人記憶力好。」就像「老狗學不會新把戲」一樣,其實不是學不會新的把戲,而是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對於週遭環境習以為常,失去了學習的好奇心,已經不在腦海中的草地上試著走出新的路徑來,直接依循原本習慣走捷徑痕跡。

 

如果真的年紀輕的人記憶比較好,那為什麼還有一大堆家長還覺得自己小孩的記憶力不好呢?

 

因為失去了對週遭觀察的好奇心,所以我們腦中缺少具體而清晰的圖像可以供應我們學習時使用。這也是為什麼在「7brain-怎樣擁有達文西的七種天才」一書中強調好奇心是成為天才的一項特質。

(本文作者:台灣學習力訓練師Monica胡雅茹,本文受國際法保護。)

 

備註:書中提到七項天才人物的特質:好奇、實證、感受、包容、藝術與科學、儀態、關連。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吃早餐,記憶力差

 

上班族除了早餐吃太油,調查也發現,不到一半的上班族能夠天天吃早餐。由於研究顯示,不吃早餐不只會影響學習表現,肥胖機率也會變高。醫師建議,無論如何一定要好好吃一份早餐。

 

不吃早餐更容易發胖,還會影響學習表現。台大雲林分院副院長黃瑞仁醫師表示,過去有研究以十一歲到十三歲的學童進行試驗,結果天天吃早餐的學童在注意力、手眼協調、短期記憶測試以及學業表現上,明顯優於不吃早餐的學童。

 

另外有研究彙整過去十六項、共五萬九千人的研究,其中有十三個研究發現,規律的早餐可以避免肥胖、過重風險。

 

例如,天天吃早餐的人當中,只有不到一成過重或肥胖,但不規律吃早餐的人當中,卻有高達二十七.五%有過重或肥胖的問題。所有的研究結果都指出,沒有規律吃早餐者,身體質量指數(BMI)反而比較高。

 

北醫大保健營養系教授劉珍芳推測其原因,除了沒吃早餐者容易有補償心態,所以午晚餐吃的量反而多,身體也會因為飢餓加強吸收,所以少一餐反而容易胖。此外,纖維攝取也容易不足。

 

學者建議多加一份水果

 

劉珍芳建議,早餐蛋餅加生菜、飯糰不加油條,並加上一份水果。若是西式早餐可以用蔬果棒加上全麥吐司。若有脹氣或是消化吸收不好者,則可以配上一顆奇異果,利用其中的酵素,讓蛋白質分子變小,容易吸收。

 

黃瑞仁表示,他自己比較常吃的早餐是穀片粥,或是多種水果打成精力湯。〔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自由時報更新日期:2010/06/03 04:11)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找幾位志願者試做這個練習,或請人幫你試做。

 

要求志願者(或你自己)依照次序盡可能記憶多個數字。先以每秒鐘一個數字的速度,大聲朗讀準備的二十位數字。然後詢問他們從頭開始記住多少個數字。

 

你會發現,最初四到七個數字的記憶最強(短期記憶的寬度),這就是最初效果(primacy effect)。一般人通常都記得住學習時段剛開始時學到的東西。

 

如果我們縮短單字,記憶力就會大幅改善;打散學習時間,就可以提升學習期間的記憶能力。因為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短,會因記憶的材料而異,所以學習時間長短完全是一種主觀判斷。我們追求非常密集的專注。(摘自<<記憶力>>一書)

 

 

告訴你一個很棒的學習竅門:如果你要記憶的是一張清單或一堆人名,第二遍要倒過來背。還記得剛提到初始效果和新近效果嗎?(1)

 

開頭的部分我們自然而然記得較多,所以我們從清單末尾開始,倒著往前背,有助於趁最容易遺忘的中間資訊逸出記憶前,把它搶救回來。

 

此外,你要對記憶的完美特性有信心。你的心智天生神奇,但我們習慣負面思考,總是計較有多少東西被遺忘,在潛意識裡重傷心智的能力,我們幾乎從不注意自己記住多少東西。積極肯定會幫助我們強化心智的神奇力量。

 

如果你能記得一件事超過十五分鐘,大概就可以合理推論,它已經進到你的長期儲藏區了。

 

重複對記憶有其重要性,但我們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工具,主要是接收、保存、回憶資訊的能力。如果你了解「SEA感官--情緒--行動視覺」的觀念,而且已經利用雙向契合三原則在培養這方面的能力,接受資訊的能力就會不斷成長。提升保存接收到的資訊的能力,必須透過兩個步驟建立現行記憶與長期記憶之間的橋樑。(摘自<<記憶力>>一書)

 

: 初始效果和新近效果,即是蔡戈尼效應(請見<<超強學習力訓練法>>一書)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憶力好,難道不能幫我記住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嗎?幹嘛還要靠日曆提醒?

 

時間與記憶就好比油與水,因為它們不會混合,它們就是合不來。記憶在某些方面凌駕時間。

 

前一刻你生活在現在,下一個瞬間,你意念飛馳回到五歲的時候。你可以在幾秒鐘內搜尋幾十年光陰。你只要花實際經驗千百萬分之一的時間,就能重溫那場經驗,像是學會騎腳踏車或開汽車後第一次上路。

 

然而,記憶未來要做的事卻有內在的矛盾。心理學家稱之為「預期記憶」(Prospective Memory)。

 

記憶未來要做的事,好比去店裡買一盒牛奶,唯一可靠的方法就是依賴外界的記憶輔助,在特定時刻提醒你去完成工作。使用個人數位助理(PDA)是個較好的辦法,因為它不但可以設定鬧鈴,還會給一則簡訊,提供足夠資料讓你明白它為什麼會響,例如「買牛奶」。

 

記憶未來該做的事你需要某種外來的提醒,使你能適時去做特定的事。不要因為預期記憶不佳,就誤以為自己的記憶力不好,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觀念,彼此毫無關係。(本文摘錄自<<記憶力>>)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撲克牌的記憶冠軍秘方

 

八度贏得世界記憶冠軍的多明尼克.歐布萊恩,他擁有全世界最發達的記憶力,能在一小時內記住十八到二十副撲克牌。

 

有趣的是,他並不是一口氣記憶十八副牌。他把記憶過程拆成時間長度漸增的三個部分,每段時間記憶六副牌。

 

也就是說,他會先記憶第一副牌、然後第二副牌、第三副牌,直到記完六副牌。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多明尼克在比賽中只花兩分多鐘,就可以記住一副牌,所以他記完六副牌,距他第一眼看到第一副牌的時間,也不過十二到十五分鐘。

 

這時他先不繼續記牌,而是回頭很快重看一遍第一副牌,然後第二副、第三副,直到六副牌都複習完為止。

 

接著他開始做包括第七到第十二副牌的第二段記憶,並把記下的牌通通複習一遍。

 

他解釋道:「我把我這種複習方式稱作『轉盤子現象』。假定有六根竿子,你要在每根竿子上放一個旋轉的盤子。你做到第六個盤子時,第一個盤子已經喪失一部分動能,需要把竿子再搖幾下。我記憶的時候,做到第六副牌,第一副牌也失去了一部分動能,變得有點模糊,所以我得回頭,在心裡給它加把勁兒。」

 

學習記憶新資訊時,必須確認資料輸入長期記憶的途中,不至於變得模糊不清。使資訊成為長期記憶的一部分,必須從克服「模糊的十五分鐘」開始。一旦在十五分鐘後,成功背出需要學習的材料,學習就告一段落。(本文摘錄自商業週刊)

 

超強記憶訓練http://tw.myblog.yahoo.com/monica-2862/article?mid=1040&prev=1044&next=1030&l=f&fid=28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德國區記憶冠軍

 

隨機二進位數字記憶賽的世界紀錄保持人--德國記憶冠軍鈞特.卡司登(Gunter Karsten),要在三十分鐘內記住三千零二十七個隨機挑選的二進位數字,我問他這麼多數字要重複看幾遍。「兩遍,」他答道。

 

只看兩遍,就要記憶三千多個數字(二進位數字尤其難),這怎麼可能?

 

鈞特只不過利用聯想法則把新資訊銜接起來,亦即用只有他了解的意象和經驗搭配一連串二進位數字。必須知道的是,鈞特就像大多數記憶力超強的人,也不過是個普通人。(本文摘錄自商業週刊)

 

超強記憶訓練http://tw.myblog.yahoo.com/monica-2862/article?mid=1040&prev=1044&next=1030&l=f&fid=28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活躍在二十世紀初的著名德國實驗心理學家赫曼.艾賓豪斯做過一個經典實驗,繪製出第一條「遺忘曲線」

 

得到三個結論 :  

1. 打散學習時間使記憶擴充至最大。

2. 學習而不複習,間隔時間越長,記得部分就越少。

3. 他發現記憶在初始學習不久後就開始大幅衰退。

(本文作者:台灣學習力訓練師Monica胡雅茹,本文受國際法保護。)

 

*赫曼.艾賓豪斯(Hermann  Ebbinghaus

*「遺忘曲線」(forgetting curve),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區世界記憶冠軍的建議

根據美國睡眠學會的調查,全美國有將近三成的成年人,自認為記憶力不好;尤其年齡在三十五至五十歲之間的上班族,更有高達四二%的人認為自己的記憶力正嚴重衰退,甚至還懷疑是否得到了某些腦部病變,以至於記憶力變差。

「我注意力無法集中」、「我記不住人名」、「我常常忘了正想要去做的事情」……是最常聽到的抱怨。

過去十年來,便利貼無所不在,最近幾年掌上型電腦大行其道,都證明人們努力想趕在忘記之前把事情做好。

喜劇演員比爾.寇斯比(Bill Cosby)常談到他的「記憶殘留理論」。有時他會走進一個房間,卻忘記自己為什麼來這兒。每逢遇到這種狀況,他就退回剛才離開的房間,坐下來,通常就會想起本來在這個房間想到要做的事。

 

美國歷年來贏得最多次記憶大賽冠軍的史考特.海格伍德(Scott Hagwood),本身就是個很好的例證,證明即便是個平凡人,不管你是老、是年輕,記憶都是可以訓練,而且可以變得很好!

在成為記憶冠軍之前,海格伍德只是個平凡的工程師,從小念書就常常記不住書本內容,遇到考試更記不住該背的答案;他生平唯一一次上台演奏鋼琴,卻以眾目睽睽下忘譜呆坐收場。更糟糕的是,到了三十五歲,他因淋巴瘤開刀,因為服藥,導致記憶力更加嚴重衰退。

然而,危機卻成為轉機,因想對抗記憶失去的問題,他開始研究人腦部原理、如何增加記憶,也找到獨門方法讓自己增加記憶的能力,通過嚴格考驗,連續四屆美國記憶大賽得冠。

海格伍德在接受台灣《商業周刊》訪問時特別指出:要增加記憶力,技巧之外最重要的三件事--減壓、睡眠、專注。

 

睡眠不好、情緒不好;情緒不好,右腦使用太過、左腦使用太少,不平衡就不會有好記憶,壓力對人記憶力造成的影響類似睡眠。

 

而現代人想要同時做許多事情,卻因此給了每件事情太少注意力,才是造成記憶力不佳的主因,海格伍德說:「因為記憶力跟注意力猶如孿生兄弟,我們記不住事情,是因為沒有真的將那些事情『放進』腦中。」。

 

而且善用人本身的五官經驗來增加注意力與聯想力,同時把握黃金記憶時間去想記住的事情,就能夠大幅提升記憶力。

 

海格伍德給大家最重要的希望是:「大多數記憶力超強的人,也不過是個普通人。他的好記性不是天賦異稟,只不過把人人都有的記憶力加以訓練。」(本文摘錄自商業週刊)

 

史考特.海格伍德 

出生:1963

成就:連續奪得四屆美國記憶大賽冠軍,為了贏得記憶冠軍的頭銜,必須在一小時內記憶九副打亂的撲克牌及八百多個數字,排列次序不得有一點錯誤,並在三分鐘內記憶一副洗過的撲克牌。   

 

超強記憶訓練http://tw.myblog.yahoo.com/monica-2862/article?mid=1040&prev=1044&next=1030&l=f&fid=28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自己感到快樂就會記憶的更好

 

有些記憶可能是痛苦的,有些記憶可能是快樂的,有些記憶甚至是我們希望從此消失的。學習帶給我們的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就要看過去跟現在我們潛意識接收到的訊息是什麼。

 

如果對生活有所不滿,覺得生活或是工作壓力很大,這些都會對記憶造成損傷。有時我們在考試完後,不久就將腦中的知識全部忘光光,就是因為我們是為了考試而強迫自己去記住。

 

喬治敦大學調查發現,八歲孩童受到壓力的影響,IQ測驗最多會下降10分。在學習時也將學習的情緒一併納入長期記憶中,同時每一次儲存的情緒都會進入潛意識中,在我們下一次學習時就會跑出來影響我們的學習情緒。

 

20059月在YAHOO的新聞網站上引述美國學者所進行的研究報導:如果壓抑自己的激動情緒,會降低人們的記憶力。越壓抑悲傷,記憶力下降越多。(本文作者:台灣學習力訓練師Monica胡雅茹,本文受國際法保護。)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護腦有方 點亮大腦靈光!

 

腦中要處理的資訊猶如一條盤根錯節的高速公路,壓力及生活上的不良習慣,都會左右大腦的活動,造成大腦與身體的負荷。透過中西醫與禪修觀點,學習如何保養大腦,維持腦力吧!

 

你的大腦 累了嗎?

 

許多人因為睡眠時間不足、品質不佳,或是早上起床時,沒有給大腦足夠的醒腦時間,匆匆忙忙出門,腦袋一片混亂。再加上壓力大、外食造成的營養不均衡。長期下來,容易造成腦力受損,甚至提早退化。當精神飽滿時,腦力就像每個月初一、十五的滿月, 非常有彈性,能夠承受內外在所面臨的種種生活要求。

 

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同時也是臺大醫學院精神科教授胡海國表示,「要保持好的腦力,就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很多人感覺壓力大、無法放鬆,這與生活習慣不良、思考模式僵化有關。

 

5個方法,幫助你從日常生活中,好好磨亮已經生了銹的腦袋吧!當然避免抽菸喝酒、暴飲暴食,以及不要熬夜或過度用腦,也都是保護大腦,維持腦力的重要原則。

 

方法 1 均衡飲食

 

頭腦變靈光充分補充大腦的營養,有利於延緩衰老。大腦對血糖的高低非常敏感,當血糖太低,腦的供氧量會降低,人就會感覺疲倦、頭昏,因此補充足夠的營養,對於腦部的活化是有其必要性。

一般而言,葡萄糖是提供大腦能量的主要物質,能促進大腦活化。當大腦進行思考活動時,葡萄糖便會被消耗。想要維持腦部的高效率運作,應攝取足夠的醣類,可選擇雜糧麵包或高纖餅乾,但避免過多精製醣類攝取。

 

另外,舉凡豆製品、蛋類、金針菇、木耳、核桃、芝麻等食物,因含有亞麻油酸,為合成卵磷脂的主要成分(卵磷脂可讓大腦產生大量乙醯膽鹼,有助迅速恢復衰退的記憶力),對腦力保健有很好的幫助。深海魚或海藻類,富含大腦必須脂肪酸DHA、EPA。

 

至於以前老人家總停留「吃什麼就能補什麼?」事實上,任何食物進入人體後,都必須先消化,將蛋白質、脂肪、澱粉等營養素進一步分解,再依人體各部份之所需再重新合成。中醫師李彩鳳就表示,吃肝未必補肝,吃腦也未必補腦,反而還要擔心膽固醇過高的疑慮。

 

方法 2 運動活化腦細胞

 

根據研究顯示,人的大腦功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衰退到死亡。但是有許多因素能促進大腦的自我更新,鍛鍊身體就是其中一項重要因素。

 

瑞典研究者曾追蹤七十五到九十五歲老人的大腦活動,發現他們每天只要運動45分鐘,大腦白質(神經纖維)的下降率就馬上改善許多。

運動與大腦有直接的關係,透過運動可以增加大腦中新的微血管生成,製造胰島素生長因子,減少糖尿病風險,並增進心理健康與大腦認知能力。運動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及呼吸,腦細胞能獲得更多氧氣與營養物質的供應,代謝加速,自然也有助提升工作學習效率。

此外,運動能刺激腦幹,提供能量、熱情和動機,還能調節腦內神經傳導物質,改變我們既定的自我概念,穩定情緒,增進學習力。

方法 3 充足睡眠  恢復腦疲勞

 

當大腦持續處理某個主題而過度使用時,會出現「饜足」的現象。

適時讓大腦得到充分休息,可以補充腦神經細胞消耗掉的能量,並排除堆積的廢物,使大腦恢復功能,達到消除疲勞的目的。

當人在睡眠時,大腦皮層處於抑制狀態,體內被消耗的能量物質重新合成,能使經過興奮之後變得疲勞的神經中樞,重新獲得工作能力。

 

方法 4 保持樂觀放鬆情緒

醫學研究指出,實質快樂能帶來長效、深層的滿足,甚至可以提高人體內的免疫力。因為當擁有快樂、幸福感時,一種叫做皮質醇的化學物質,在大腦中的含量就會減少,這也是為何樂觀的人比悲觀的人更不容易感受到壓力,主要是因為在他們腦內比較不會產生這種化學物質。

常保好心情不只是讓自己舒坦,更可節省較多腦力,用於從事其他心智活動,擁有精神健康的快樂生活。

方法5 適時勤動腦

雖然不宜過度用腦,應適當休息,避免造成腦疲勞,但這並不表示,就不需要動腦。因為適度動腦,是可以活絡腦部運轉,保持大腦的年輕。

腦部掃描的研究顯示,大腦幾乎時時處於整體活化的狀態,人的大腦為了生存,絕不浪費任何能量,因此可以多挑戰自己的心智,讓大腦神經元網路連結得更密集,才是真正的全腦開發。

科學家經常測試,發現勤用腦的人,大腦不易疲勞,腦神經細胞保養良好,儘管年齡增長,卻能避免老年性癡呆。當我們活用大腦的同時,腦內各種神經細胞間的聯繫會愈多,形成的條件反射也愈多,腦子就更靈活。

反之,若整天無所事事,無所用心,則會智力降低,且大腦容易萎縮和早衰。讓大腦神經元網路連結得更密集,才是真正的全腦開發。

透過禪定,在身心自然放鬆的同時,大腦也得到真正的休息。禪定結合宇宙大能量,讓身心靈三位一體,進而開發內在更高層次的潛能與智慧。

 

根據多項針對禪坐的研究指出,禪定時能超越睡眠的深度身心放鬆狀態,並能延緩老化、調節體內荷爾蒙、提升免疫功能、強化心血管循環系統、活化腦神經,是屬於一種自然之道。但最重要的,禪定可以停止意識活動,減少妄念,徹底的讓大腦獲得休息。

 

所謂的「意識」就是腦神經的活動,一個人從早上到晚上睡覺,腦神經都是在活動的狀態之下,就表示我們腦神經使用時間太長,會消耗很多能量。該如何讓它減少?甚至可以為我們所控制?就需要透過禪定的功夫來改善。

 

補充腦力 減緩老化

人的思想瞬息萬變,無時無刻不在思考,甚至晚上睡覺時,大腦也不一定得到徹底休息,所以老化的速度也就跟著加快。

人類的意識由腦神經、大腦與小腦構成一個人的思想行為,禪定不僅可將大腦與小腦的活動暫時停止,還能更深入活絡我們的「第三腦室」(在腦樑底下一個與玉黍蜀粒一般大,類似三角形的地方),在這裡面可以獲得寧靜、舒暢的感受與境界。

一般來說,大腦是學習知識、常識的地方,小腦則是配合身體及大腦的運作而有所動作,第三腦室則是直接進入智慧之所在。

在身心自然放鬆的同時,大腦也得到真正的休息。當大腦獲得充分休息後,會變得更清醒,也能很快發現許多生理的問題,敏銳的感受體內器官的健康情形。

 

禪定時,大腦會產生一種大磁場。科學證明,當一個人在禪定時,腦波會比較平穩,而愈平穩的腦波代表這股磁場愈強。所以當我們運用腦波時,就會產生能量變化。

 

在我們禪定中,把精神力全神貫注在腦波,就會變化成光波,這種光波可以消拭意識磁場。此外,禪定結合了宇宙大能量,能夠讓身心靈三位一體,進而開發內在更高層次的潛能與智慧。 (摘錄自禪天下2010/4/30 文/高毓霠 )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斷重復訊息會強化短期記憶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有短時間內記住新電話號碼或初識者姓名這樣的短期記憶需求。德國和英國科學家說,他們首次用科學測量證實,人腦是通過不斷「回放」需記憶的訊息來強化短期記憶。

 

新華社報導,德國馬格德堡大學日前發表公報說,科學界一直猜測保持短期記憶是通過人腦對訊息的不斷復述實現的,但是這一猜測一直沒有得到科學證實,原因是以很高的時間精度「破譯」人腦活動在技術上很困難。馬格德堡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做到了這一點。

 

報導說,他們首先用腦磁圖儀記錄下一些實驗對象在短期記憶風景照片細節時的腦部活動,隨後又用一種「多元模式分類器譯碼算法」破譯這些腦部活動代表的訊息,進而證實實驗對象在努力進行短期記憶時,有關照片信息在腦中被不斷「回放」。

 

研究人員說,他們研發的這種以很高的時間精度「破譯」人腦活動內容的方法是一項技術突破,有助於深入了解記憶障礙的原因。

這一成果在最新一期的美國《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發表。990324(中央社台北24日電中央社更新日期:2010/03/24 20:36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腦波跟神經元同步,記憶力比較好

 

科學家今天說,當人放鬆時,腦中跟記憶有關的神經元若跟特定腦波同步放送,有助讓記憶更強、更持久。

 

美國研究員說,他們的研究可能有助發現新療法,造福學習障礙者或某些失智症患者。

 

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Technology)研究員魯迪蕭瑟(Ueli Rutishauser)指出,這項研究建立了腦部電路...以及對人類行為影響的直接關聯。

 

他在「自然」(Nature)期刊中發表的研究指出,theta腦波跟放鬆、白日夢、昏睡等行為有關,但是也跟學習和記憶的形成有關聯。

 

雖然過去科學家已經知道放鬆心情比較容易接收新資訊,但是這項研究指出放鬆的神經元如何形成機制,增進記憶力。

 

洛杉磯西達斯西奈醫學中心(Cedars-SinaiMedical Center)的神經外科醫生梅米雷克(AdamMamelak)說:「我們的研究顯示,學習時,若跟記憶有關的神經元跟theta腦波協調,記憶力就比較好。中央社(翻譯路透倫敦24日電更新日期:2010/03/25 13:55 ))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訊à五種感官(編碼)à大腦(儲存)à回憶(解碼)

 

小叮嚀:多學記憶法的話,有助於大腦升級,處理速度更快,如同電腦一般,升級成win7。

 

不知各位有沒有發現,我們大多數只會記得自己想記的事物。對於不想記的事情,無論如何都無法留在腦海裡。所以看小孩子記住了什麼樣的東西,就知道他對什麼樣的事物有興趣。

 

回想看看,如果對於電腦相關書籍一點興趣都沒有,雖然現在電腦幾乎成為家中的一份子,但也只會上網、讀取郵件和打字而已。除此之外,幾乎是什麼都不會。

 

像愛因斯坦(1879年出生,1905年相對論誕生)非常討厭去記一些自己認為沒有必要的東西,他甚至連自己家裡的電話都沒有去記。理由是在家裡自己又不會打電話給自己。所以說,無論如何都不要死記硬背。因為死記硬背,不僅容易遺忘,也無法被我們所善用。

(本文作者:台灣學習力訓練師Monica胡雅茹,本文受國際法保護。)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憶力的三種階段

 

前面已經提過,這裡幫大家簡單復習一下。

 

記憶的建立第一步來自於感官的接收,然後由大腦負責建立檔案儲存。但是我們這個大腦很特別,跟電腦不一樣的是,他會自動做刪選動作。電腦只要我們按下「儲存鍵」這項訊息就會永遠存放於電腦硬體的某個位置上,除非我們點選這個檔案並且按下「刪除鍵」,否則只要硬體沒有鎖壞,即使過了100年我們依然可以在電腦中找到這個檔案。電腦永遠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要等待我們下指令它才會做動作。

 

但是大腦就不一樣了,我們都知道大腦可以分成意識與潛意識;潛意識在做什麼,就不是清醒時的我們所知道的。潛意識會自動執行大腦整理的工作,就像公園的草地一樣,總會有一些被貪圖方便的人所踐踏出來的「捷徑」痕跡,要等一段時間大家不再使用這條捷徑了,這條捷徑的痕跡就會消失。大腦也是一樣。常常被使用的神經連結,就會形成明顯的捷徑且是有效率的捷徑。因此某件事物在大腦上形成的痕跡有多久,可以概略分成以下三種記憶時間長度。必須先說明的是,這時間只是概括的統計數據,每個人的記憶時間

長度都是不一樣的。

 

感官記憶:由眼、耳等接觸後所形成的記憶。大約停留在腦海中幾秒鐘。

 

短期記憶:感官記憶後會自動進入短期記憶。

 

長期記憶:若是一直出現,則會進入長期記憶。所以訓練記憶是在加強學生由「短期記憶進入長期記憶」。使學生不容易忘,最高境界是「一輩子都忘不了」。

(本文作者:台灣學習力訓練師Monica胡雅茹,本文受國際法保護。)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睡眠有助學習 做夢加深記憶

 

科學家表示,學習新事物之後小睡一下,只要做夢的話,有助加深記憶。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科學家發現,人如果夢到新學的事物,醒來之後的表現,比沒有小睡或做夢的人來得好。

 

研究員讓志願接受實驗者學習3D電腦迷宮的佈局,以便在幾個小時後能夠在虛擬空間找到出口。准許打盹並且也記得夢到任務的人,找到出路的速度比其他人還快。

 

研究員認為,夢是大腦潛意識部分力圖處理有關任務資訊的跡象。

 

研究報告撰寫者之一的哈佛醫學院(HarvardMedical School)史提葛(Robert Stickgold)說,夢境也許代表腦部正在不同層次處理相同問題。

 

報告共同撰寫人萬斯萊(Erin Wamsley)則表示,這顯示我們大腦無意識區仍在處理其所認定最重要的事情。

 

她說:「我們每天都在蒐集並且碰到數量驚人的訊息和新經驗。我們的夢境就像在發問:『我該如何利用這項訊息充實生活?』」

 

這項刊登在學術期刊「細胞生物學」(CellBiology)的研究,可能有實際上的意義。

 

科學家說,可能有辦法利用這種現象改善學習和記憶。比方說,學生最好在就寢前用功讀書,或是下午念書一段時間後打個盹兒。(譯者:中央社盧映孜)990423(中央社更新日期:2010/04/23 19:03)(中央社台北23日電)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