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提升記憶力 (44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美國3項研究今天分別指出,孕期暴露在高單位殺蟲劑下,和產下低智商子女有關。

2項研究在紐約市〈New York City〉完成、另外1項研究則在北加州的農業區沙里納〈Salinas〉執行。這3項研究時間都長達10年,不僅追蹤孕婦暴露殺蟲劑的程度,並測試將近1000名出生兒童直到9歲。

研究人員檢視暴露於有機磷農藥〈organophosphate〉的家庭所造成的影響,有機磷農藥廣泛使用在蔬果作物。研究成果刊登在「美國環境與健康展望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加州針對392名兒童的研究指出,孕期所暴露的有機磷農藥每增加1/10,對照於7歲兒童整體智商,平均低了5.5。

紐約西奈山醫學院〈Mount Sinai Medical School〉研究人員自1998年研究400名婦女及其子女,發現「暴露在有機磷農藥的孕婦,兒童在6-9歲間的知覺推理能力產生負面影響」。知覺推理是種非語言的問題解決技能。

第3項研究由紐約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University 〉所執行,研究特別檢視廣為用來殺死蟑螂與白蟻的殺蟲劑陶斯松〈chlorpyrifos〉,直到2001年這種殺蟲劑禁止家用為止。

研究發現,在2001年禁令頒布前出生的265名少數族群兒童,他們的低智商與較差的記憶力,與母親在孕期高度暴露殺蟲劑有關。(法新社華盛頓21日電更新日期:2011/04/21 中央社陳怡君)

ESI 廣翰思惟相關課程內容請見http://esi.iproducts.com.tw/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歲生特訓1個月在「記撲克」賽,1分44秒紀住52張隨機撲克牌

香港誕生全球最年輕「世界記憶大師」。年僅10歲的尹悅龍在上月舉行的「世界記憶力錦標賽(威爾斯)」中的「記撲克」賽事,以1分44秒時間記下一副52隻經隨意「洗勻」的撲克牌,打破03年12歲德國童的紀錄,成為該項賽事全球最年輕的「世界記憶大師」。滿臉稚氣的尹悅龍與6屆世界記憶力總冠軍Ben Pridmore一同作賽,但他笑言絲毫不覺緊張,因為「比賽唔係要同人鬥」,只想突破往績,創下新紀錄。

尹悅龍現於柏立基教育學院校友會李一諤紀念學校就讀小五,1年前在親友介紹下參加記憶課程。他表示,參加課程本為在學業成績方面「更上一層樓」,對記憶法產生濃厚興趣。他安排1個月特訓,備戰上月於英國威爾斯舉行的國際錦標賽。

在「記撲克」賽事中,參賽者要在2分鐘內記下一副撲克牌,並順序正確排列出來,成功者可獲大會頒予「世界記憶大師」名銜。為準備參賽,悅龍每天花上5至10分鐘練習記憶法,他坦言,有時放學後已經很疲累,坐火車時「暈陀陀」亦會堅持練習,終取得成功,感到特別興奮。

22歲香港人在「數字記憶」五分鐘記住150個隨機數字

 

另外,現年22歲李鑑峰,亦於錦標賽「快速數字記憶」一項中摘冠。他成功於5分鐘內,記下150個隨機數字,擊敗僅記下約120個數字的6屆世界冠軍Ben Pridmore。 (摘錄自香港文匯報記者周婷2011/4/11)

ESI 廣翰思惟相關課程內容請見http://esi.iproducts.com.tw/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俗話說“借酒澆愁愁更愁”,現代科學研究證明,這並非不無緣故。科學家們發現,酒精非但不能使人忘卻煩惱,反倒加深了記憶。一項來自於德克薩斯州立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顯示,酒醉會使得人體大腦的某些部分認知與記憶事物得更加清晰。

神經生物學家森川仁表示,通常我們在談論的認知與記憶時,我們指的是有意識的記憶。究竟會使得我們對於某些刻意記下的資訊變得模糊,比如說你同事的名字,某些詞語的含義,又或者你今早停車的位置。但我們的潛意識卻在認知與記憶中,在一定的條件下,酒精反而會使得這樣的能力有所加強。

森川仁的研究發現,酒精(乙醇)增強了大腦中的突觸可塑性的關鍵領域的能力。當人們在喝酒時,潛意識不僅在不斷的認知,同時還會變得更加活躍以記錄下潛意識的記憶,以及對於食物、音樂、人和社交環境作出反應。  

他說:人們通常認為多巴胺是一種令人快樂和愉悅的催化劑,但事實上,這更是一種提高認知能力的催化劑。多巴胺的釋放將加強神經鍵的活躍度。喝酒時反倒讓人認知能力提高,這倒是以外的收穫。 

和一夥朋友到酒吧裏,一邊喝酒,一邊吃著某種事物,一邊聽著某種音樂,這樣所獲得了愉悅感是有益的。在喝酒時你所做的附加動作越多,大腦所釋放的多巴胺也會更多,這將使得神經鍵越加興奮,以至於記下更多的事。

森川仁希望,通過對於成癮神經生物學的更好的了解,有助於開發反成癮藥物來減弱而不是加強神經鍵。(國際線上編譯:宴欣)

ESI 廣翰思惟相關內容請見http://esi.iproducts.com.tw/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最新公佈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對肥胖症患者來說,減肥不僅可以降低罹患多種與肥胖相關疾病的風險,還有助於提高記憶力。

美國的州立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先為150名肥胖症患者測試了認知能力,這些人的平均體重為136公斤。12周後,研究人員再次對其中109名成功減肥者進行了同樣的認知能力測試,這109人通過手術平均減肥23公斤。

研究人員發現,成功減肥者的記憶力不僅明顯改善,而且其他認知能力也得到提高,如辦事能力和組織能力等。相比之下,那些沒有減肥的人卻出現了記憶力衰退現象。

此前研究曾發現,肥胖症患者要比正常人更容易出現記憶障礙或其他認知問題。有關研究成果刊登在美國新一期《肥胖症與相關疾病手術》雜誌上。(來源:新華網17:05 2011-04-15)

ESI 廣翰思惟相關課程內容請見http://esi.iproducts.com.tw/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壓力有時讓人記憶更清楚,有時卻讓人易忘事。英國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壓力對于記憶是一把雙刃劍。

英國愛丁堡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美國新一期《神經學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對一些年紀較大而記憶力漸差的實驗鼠進行了壓力測試,並隨後對這些實驗鼠在迷宮中表現出的記憶力,及其大腦中隨壓力而產生的激素——皮質醇水平進行了分析。   

結果顯示,實驗鼠大腦中有兩種與皮質醇有關的受體,當壓力較小時,較低的皮質醇含量會激活其中一種受體,這種受體的功能有助記憶;而當壓力持續較大時,增多的皮質醇含量超出了這種受體的接受范圍,開始激活另一種受體,而第二種受體的作用則會減弱記憶。

研究人員指出,這一發現說明壓力對于記憶是一柄雙刃劍,這解釋了為什麼有時一點壓力能增強記憶,而長期壓力會減弱記憶的情況。

研究人員還嘗試用藥物阻斷第二種受體的作用,結果顯示這可以幫助實驗鼠恢復一些記憶。如果能在此基礎上開發出適用于人類的藥物,也許將有助于對老年癡呆症等與記憶相關疾病的治療。(2011年04月08日 12:50:35新華網倫敦4月7日電記者黃堃)

ESI 廣翰思惟相關課程內容請見http://esi.iproducts.com.tw/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6/1天元慈善功德會-銀髮族腦力活化與記憶力特訓

地點:泰山

對象:天元慈善功德會

講師:ESI全腦學習訓練師資群

  

ESI 廣翰思惟相關課程內容請見http://esi.iproducts.com.tw/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找回失落的記憶,未來可能不再是個難題。以色列科學家最近發表一個研究,

表示發現可以刺激長期記憶的酵素,如果實驗順利,未來只要透過注射酵素,

就可以喚回失去的記憶。

以色列魏茲曼科學中心(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進行的一項相關研究發

現,「PKMzeta」酵素的存在可能與長期記憶有關,當實驗人員把老鼠體內的

「PKMzeta」濃度降低,會讓記憶不容易停留腦中,相反的增加「PKMzeta」濃

度,甚至可以喚回腦中幾天前的記憶。

不過目前這項研究尚未申請到後續實驗許可,要真正做到找回失落的記憶,還

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包括可能的人體實驗。 【自由時報2011/3/9 22:31】

ESI 廣翰思惟相關課程內容請見http://esi.iproducts.com.tw/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研究人員成功促使幹細胞轉變成1種在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患者身上會提早死亡的腦細胞。

這支研究團隊今天在期刊「幹細胞」(Stem Cell)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這項新技術將可提供隨時可派上用場的細胞,供新藥測試使用,或甚至植入人體,幫助恢復喪失的記憶。

針對阿茲海默症的研究大多是在經過基因改造的老鼠身上進行,這項新技術將讓研究人員得以使用人類細胞,針對這種疾病的某個重要層面展開研究。

進行這項研究的芝加哥西北大學(NorthwesternUniversity)費恩柏格醫學院(Feinberg School ofMedicine)凱斯勒(Jack Kessler)表示:「這些細胞對記憶功能具有關鍵的重要性。」

凱斯勒指出,他的研究團隊使用胚胎幹細胞製造出神經元,後者據信是阿茲海默症患者最早喪失的腦細胞之一。

幹細胞是人體的種細胞,亦即所有其它種類細胞的來源。胚胎幹細胞取自成形數天的人類胚胎,特別具有可塑性。

將幹細胞轉化為神經元的技術,是由凱斯特實驗室的博士班學生畢桑奈特 (Christopher Bissonnette)研發。他祖母因阿茲海默症去世,他從中得到啟發。

阿茲海默症是1種致命性的腦耗損型癡呆症,會影響記憶、思想和行為。

凱斯勒和畢桑奈特將新生的神經細胞植入老鼠腦內,這些神經細胞能正常發揮功能,製造出名為軸突(axons)的神經纖維,以及大腦用於檢索找回儲存在不同區域記憶的化學物質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技術可製造幾乎無窮無盡的細胞,讓其他科學家有機會針對這些細胞進行研究。(摘自美洲報紙0304)

ESI 廣翰思惟相關課程內容請見http://esi.iproducts.com.tw/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期記憶是能夠保持幾天到幾年的記憶。它與工作記憶以及短期記憶不同,後二者只保持幾秒到幾小時。

生物學上來講,短期記憶是神經連接的暫時性強化,而通過鞏固後、可變為長期記憶。此外,短期記憶主要由聲碼所構成,而長期記憶以意碼為主要。

為了形成長期記憶,有數種可能的策略可將記憶內容由短期記憶移至長期記憶區。

1. 善用編碼:

因為長期記憶以意碼為主,因此有意義的內容將有助於形成長期記憶。欲使短期記憶的內容產生意義,則需與舊有知識產生聯結 (編碼),使內容與舊有知識產生掛勾,由舊有知識給予新資訊“意義”,則知識內容較容易被置於長期記憶中。

若無法在舊有知識中找到與新資訊相類同的訊息,則可以利用“聯想法”,將新資訊建構出意義,以幫助記憶。許多人背誦八國聯軍是哪八個國家時,使用各國的諧音餓的話,每日熬一鷹 (俄德法美日奧義英)以進行記憶即是利用聯想法將新資訊置入長期記憶中。

2. 善用復習:

人類的記憶力並不佳,德國心理學家 Ebbinghaus 的研究發現,多數人現下讀的書,在二十分鐘之後只記得其中六成,到了隔天更是只記得其中的三成。但之後遺忘的速度較為趨緩,到了一個月後還能記得其中的兩成。可見,對“記憶”而言,第一天是記憶的關鍵時刻。研究發現,如果在閱讀後的九小時之內對閱讀的內容做一次復習,則可以有效提升長期記憶量。

為了形成良好結構的長期記憶,睡眠被認為是必要的因素。

內隱記憶:是指在沒有意識參與的情況下,過去經驗對當前活動產生的無意識的影響。

記憶錯覺:每一個人的一生中恐怕都會有一次碰到突然萌生的奇怪感覺。在看什麼東西的時候,會突然意識到:這事有一次曾經發生過,我曾經到過那裏,做過這件事,聽過這樣的話,當時也是這樣的燈光……在那一瞬間,大腦給我們發出一個信號,說是它認出了發生的事。這種現象便稱之為記憶錯覺,也稱回憶幻想。

ESI 廣翰思惟相關課程內容請見http://esi.iproducts.com.tw/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憶大師說:這是練出來的特異功能

 

這個冬天,武漢大學大三學生王峰很忙碌。自從2010年12月5日在廣州的19屆“世界腦力錦標賽”上為中國拿下第一個個人總冠軍後,一個多月裏,領導的會見、媒體的採訪、培訓機構的邀請接踵而來。但王峰拒絕了大多數商業合作,“我想自己搞研發,靠記憶賺錢。”他說。

 

2008年,在巴林舉行的第17屆“世界腦力錦標賽”上,18歲的鄭才千成為了當年最年輕的“世界記憶大師”。

 

鄭才千說。“腦力錦標賽其實就是考記憶力。比賽目的就是挑戰人類記憶的極限。1小時內記住10副以上撲克牌的排列順序;1小時內記住1000個以上的數字;2分鐘內記住一副撲克牌的順序。

如果誰能做到這三點,誰就可以得到“世界記憶大師”的稱號。

 

這項有關記憶的運動規則是由一名英國人制訂的——Tony Buzan於1991年在英國發起了這項運動,並組織了世界上第一屆“世界腦力錦標賽”,從此世上有了“世界記憶大師”的稱號, Tony Buzan也當仁不讓地成為“世界記憶之父”。

 

世界腦力錦標賽總共設有10個項目,包括二進制數字、虛擬歷史事件、1小時撲克牌、1小時數字、人名頭像、抽象圖形、隨機單詞、撲克牌速記、數字速記、口述數字等。以1小時撲克牌為例,參賽者需要在1小時內,記住盡可能多的撲克牌花色和數字。

從2003年開始,就有中國人開始涉足這項比賽。2007年,中國隊的成績躍上了一個臺階。當時,第16屆世界腦力錦標賽在中東巴林開幕,那次比賽中國隊派出7名參賽選手,其中6名獲得“世界記憶大師”稱號,共斬獲2金4銀1銅,榮獲團體亞軍。而在本屆世界腦力錦標賽上,中國隊以5金3銀6銅的成績首次位列團體冠軍。14歲的宋夏童打破了鄭才千的紀錄,成為最年輕的“世界記憶大師”。

 

而王峰在去年比賽中,僅用24.22秒完成了撲克牌速記,刷新了此前由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王峰在現場演示,他僅用30秒,就記下了一副打亂的撲克牌順序。

 

“我是歪打正著成了冠軍。”王峰始終不認為自己有這方面的天賦,“在大一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什麼叫記憶術。”2009年4月,一次去食堂吃飯的路上,他看到招收學員宣傳。帶著“學好這個對英語考試有幫助”的想法,王峰加入了進來。

 

河南焦作的高三女生吳思遠是2010年新晉的“世界記憶大師”。她是在2010年寒假的一個培訓班上開始接觸記憶訓練。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吳思遠的家人評價說,小姑娘從小不喜歡背書,為此她沒少被罰寫。

 

“任何一個智商正常的人只要願意訓練都可以在一定時間內達到一定級別,”鄭才千說,“這只是一場混雜著天賦與勤奮的遊戲。”

 

鄭才千的記憶能力主要靠兩大法寶,一是mind map心智圖/思維導圖,一是編碼。

 

採訪前,記者曾給鄭才千發了一份提綱。鄭才千把每個問題的要點和關鍵詞都以類似一棵樹的形式畫在了一張紙上。“這就是mind map心智圖/思維導圖。”鄭才千解釋說,在人的思維中,圖像載體比語言高級。鄭才千畫思維導圖,通常會用4種顏色不同的筆。因為顏色越多,對大腦的右半球刺激也就越強。左右半球同時運轉,記憶也會越深。鄭才千習慣把讀到的每一段話層層分級,然後按照層級,把這些關鍵詞和要點畫在一張白紙上,就像畫一棵樹,從枝幹到樹丫。

  “讀一段書要兩分鐘,而把一段文字畫出來需要幾倍的時間。”

  “讀完一段書是很快,但你的腦子能記住多少?”

 

鄭才千說,即使是一個初學者,堅持訓練500幅mind map心智圖/思維導圖就會有不錯的效果。目前,他看100頁的書10來分鐘就能過完,而且清楚地知道哪裏記住哪裏沒記住。“現在我經常畫張圖,把一天要做的事情標出來”。“關鍵還是堅持!”按王峰的說法,每年都有十幾人參加武漢大學記憶協會的暑假集訓,在一間屋子裏,沒有任何聲音,同時腦子快速運轉八九個小時。堅持到最後的人也就三四個,能參加比賽的就更少。

 

不只mind map心智圖/思維導圖,編碼同樣需要汗水的浸潤。而編碼也是選手們記憶撲克牌和數字的秘訣所在。編碼和之後的熟練度練習是非常痛苦的過程。去年11月初,王峰請了一個月假,搬出宿舍,在外租了一間房子,每天堅持練習10個小時。“這一個月我把自己封閉起來,不跟別人說話,也不交流,練累了就睡,睡醒就練。”王峰說。

 

天才的未來計劃

 

學了速記方法,成了“記憶大師”。王峰和鄭才千都成了同學心目中羨慕的“達人”,在生活中幫宿舍哥們記個電話號碼或賬號都是常有的事。當然,同學們最羨慕的還是記憶特長給他們學習上帶來的便利。大一下學期,接觸“記憶術”才兩個月,王峰就以576分一次通過英語四級。銀行卡賬戶和密碼經他編碼後,一長串數字記下來是小意思。

 

而鄭才千則距離考試十多天的時間裏,把《現代漢語》《古代文學》《古代漢語》全部牢記,結果分數分別是94、95和98。如今,鄭才千能完整背誦隨機指定出的《唐詩三百首》的頁面裏的唐詩。

 

還在大學象牙塔裏的王峰和鄭才千已經開始考慮自己的將來。

 

父母的生意失敗,讓王峰在很早就懂事好學。這個“90後”不玩網遊、不喜歡對抗性的體育運動,也沒有女朋友。

 

這次比賽,王峰不僅得到榮譽,也獲得了22萬元的獎金,對于獎金該如何分配,他“還沒有想好。”但他計劃在2011年成立一支世界記憶大師支教團隊,到武漢周邊中小學支教,把記憶法免費傳授給貧困兒童;寫一本記憶心得的書,編幾本簡單教材,讓更多人掌握記憶技巧。

 

即將大學畢業的鄭才千畢業後將去部隊服役。他希望服役期滿後,能去國外留學,研究大腦潛能開發的領域。他說,在目前的“世界腦力錦標賽”中,10個就有6個與數字和撲克牌記憶有關,這6個項目的特點是都能經過編碼和訓練來提高成績。(摘錄自 2011年02月25日新華每日電訊14版記者李坤晟)

 

ESI 廣翰思惟相關課程內容請見http://esi.iproducts.com.tw/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見於老年人的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高有關,症狀包括高血壓、腰圍太大、血糖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好的)膽固醇低、以及血液中不健康的三酸甘油酯太高等等。一項法國研究顯示,腰圍大、血壓高、以及有其他代謝症候群風險因子的年長者,記憶喪失的風險較大。

 

研究人員在法國三個城市招募了七千位65歲以上的老年人做檢測,結果其中有16%具三個以上代謝症候群風險因子。另外,分別在兩年與四年後進行一系列的記憶力與認知測驗。

 

結果顯示,有20%的代謝症候群患者在記憶力測驗中的認知能力衰退;有13%在視覺記憶測驗中的認知能力下降。此外,三酸甘油酯較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都與記憶力較差有關;糖尿病與視覺記憶及文字流暢兩部份較差有關。

 

這些結果顯示,處理好代謝症候群有助於減緩與年齡有關的記憶力喪失,或是能延緩老年失智症。糖尿病與認知衰退的關聯性很大,顯示微血管病變會擴展到糖尿病患者的腦部。

 

研究人員的下一步是要確認,對患有代謝症候群的年長者加強治療是否能減緩認知能力惡化。這篇研究發表在2月2日發行的神經學(Neurology)網路版。【24drs.com更新日期:2011/02/12 00:35】

 

ESI廣翰思惟 相關課程內容請見http://esi.iproducts.com.tw/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這一類的新聞時,別忘了少數的例子不代表可以類推到全部的人類喔!)

---------------------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澳大利亞一名接受心臟移植手術的男子術後食性大變,變得愛吃漢堡和薯條。據說這顆心臟的原主人是一名18歲的少年,原來也愛吃漢堡和薯條。此事引發專家的爭議,有人認為心臟移植造成記憶轉移,可以證明大腦不是唯一有記憶功能的器官。

現年24歲的大衛·沃特斯是一位心臟病患,不久前他移植了18歲的卡登·德萊尼的心臟,卡登因出車禍造成腦壞死,但心臟完好無損。手術後,沃特斯發現自己變得很喜歡吃漢堡,以前他很少吃這類垃圾食品。好奇的沃特斯先生從卡登家人那得知,卡登生前每天都吃漢堡。

此事使得澳大利亞一些專家認為,大腦不是唯一有記憶功能的器官,心臟也能存儲記憶。

科學家統計記錄顯示,至少有70個器官移植者在手術後的性格變得與器官捐獻者的相似。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美國人桑尼·格雷厄姆移植了開槍自殺的特裏·科特爾的心臟後,偶遇科特爾先生的遺孀謝麗爾,對她一見鍾情,並和她結了婚。12年後,格雷厄姆先生也拿起一把槍,擊中自己的喉嚨,又留下可憐的謝麗爾。兩個丈夫離她而去,使用的是同一個心臟;另一個例子是,一個8歲的女孩移植了一個被人謀殺的10歲男孩的心臟後,小女孩總做惡夢有人要殺她。

國際器官移植協會主席傑裏·查普曼說:“心臟移植造成記憶轉移的說法目前還找不到科學依據。”但其他研究人員稱這種現象為“細胞內存”,而且不只限於心臟移植者。(2009-12-24 16:34:17  來源:國際線上專稿  編輯:陳慧清)

ESI相關課程請見http://esi.iproducts.com.tw/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研究指降膽固醇、預防中風和心臟病的Statin類藥物,或會引致記憶力衰退、抑鬱及令人情緒起伏。研究認為在平衡利益下,建議那些以往沒有心臟病病歷的人不宜廣泛服用Statin。Statin於香港有售,但屬醫生處方藥物。研究指出,回顧14份關於Statin的藥物報告,受訪者涉及3.4萬多名病人,報告多由藥界贊助,這或會令報告的結論不夠清晰,經過篩選等限制,結論多有利於試用藥物。研究剛發表在The Cochrane Library Journal。【明報專訊2011-01-20】

 

ESI相關課程內容請見http://esi.iproducts.com.tw/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幾篇新聞不約而同都引用同樣的研究結果,這幾篇都給大家參考)

德國研究發現小睡有助增強記憶

還在想要怎麼增強記憶嗎?德國研究發現,最有效的方法是小睡一下。

德國盧比克大學(University of Lubeck)的雷緒(Bjorn Rasch)與其他研究人員的實驗顯示,比起清醒期間,大腦在睡覺時較能避免混亂或喪失新記憶。這項刊登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的研究,對儲存及記起所需資訊的複雜過程提供新見解。

先前的研究顯示,新記憶會儲存在大腦的海馬迴,但不會馬上產生效果。不過如果學習後重新啟動那些新記憶,就會將那些記憶傳到大腦新皮質的長期記憶區,因此重啟機制在記憶中扮演關鍵角色。先前研究也發現,重啟機制傳送過程在清醒時會比較微弱。

雷緒假定前述狀況會在我們睡覺時發生,並設計一項實驗以證實假設。他要求廿四名志願者記憶十五組動物與日常用品的圖片,並將受試者分為小睡組與清醒組。實驗結果發現,小睡組可記得平均百分之八十五的圖片,清醒組則只記得百分之六十圖片。

領導研究的蘇珊‧狄克曼(Susanne Diekelmann)說:「重啟記憶的機制在清醒與睡覺時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只要小睡四十分鐘,新資訊已編入海馬迴並儲存起來,不再遺忘。以腦成像數據為基礎,我們認為在小睡的前幾分鐘,海馬迴已初步將記憶轉移至新皮質。」【聯合報╱編譯李致嫻/法新社巴黎二十四日電】2011.01.25 10:21 am【2011/01/25 聯合報】

-------

只有小睡六分鐘,也可增強記憶

在午餐後感到昏昏欲睡的那段時間,如果你真的小睡片刻,肯定會讓你的老闆不高興,但根據最近的睡眠研究結果,你其實應該得到老闆老闆的鼓勵。大量的研究證據指出,睡眠能增強記憶。德國杜賽道夫大學的拉爾(Olaf Lahl)與同事發現,就算只有小睡六分鐘也足以顯著提升記憶力,此結果支持了小睡運動,這是目前發現可影響心智運作的最短睡眠時間,拉爾表示,在失去意識的時刻,發生了可以增強記憶的事。

參與拉爾這項研究的受試者,在中午一點時到睡眠實驗室報到,受試者有兩分鐘的時間來記憶30個單字,並在一小時後測試他們記得多少單字。在這一小時中,有人保持清醒,有人小睡六分鐘,或是給予平均35分鐘的較長睡眠時間。結果沒有睡覺的受試者平均記得的單字大約有七個,有小睡片刻的受試者記得的單字則稍微提升到八個字以上,睡眠時間較長、並曾進入一段深層睡眠狀態的受試者,記得的單字則增加到九個以上。

過去拉爾認為睡眠對記憶的幫助主要是消極的——無意識的狀態降低了新經驗侵蝕舊記憶的速度,但睡眠中的大腦並未進行特別的工作來幫助儲存清醒中的經驗。但這項發表於《睡眠研究期刊》(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的最新發現改變了拉爾的想法,因為在六分鐘這樣的短時間裡,應該不會忘記很多。不過,英國羅浮堡大學的睡眠研究者何尼(Jim Horne)認為,人們必須進入深層睡眠才能有助記憶,他懷疑小睡片刻的受試者可能只能只是比持續保持清醒的受試者較有精神,他說:「在拉爾的研究中,睡眠比較有可能是在修復記憶,而不是加強記憶。」

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睡眠的史提葛(Robert Stickgold)並不同意此說法,「很難相信六分鐘的睡眠可以讓人覺得比較不睏。」相反的,史提葛猜測拉爾的實驗顯示了記憶整合的過程。記憶整合甚至在睡眠前就開始,在經過非常短暫的睡眠醒來後仍持續進行。史提葛揣測:「在清醒前的最後幾分鐘,大腦可能正在為不同的主題貼上標籤,以便稍後處理。」睡眠中的大腦並非只是處於備用的狀態,而是啟動了一組複雜且有系統的活動,其中之一是從海馬組織(形成短期記憶的地方)到大腦皮質層大腦皮質層(以較持久形式來儲存記憶的地方)兩者間一連串的神經活動,這也是人們在睡醒後較能記得事情的可能原因。這個過程不是只把資訊抄寫到神經細胞組織這樣簡單的事情而已,近來有幾篇與睡眠及失眠有關的研究顯示,在利用資訊以隨機應變時,睡眠尤其重要,諸如摘錄學習的重點、以有趣的方式結合事實,以及處理當天的情緒(科學人2008年第76期6月號撰文╱懷特費德(John Whitfield)翻譯/黃鈺敏)

------------------------

不用吃銀杏! 小睡就能長記憶

很多人都覺得,記憶力很不好,不過德國有一份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小睡個40分鐘,可以讓記憶重組、儲存在大腦裡。不管是躺著睡、趴著睡、坐著睡還是打瞌睡,你的睡姿好不好,這時候都不重要,因為你的小腦袋會趁你睡覺的時候自己變成軍隊,來個記憶重組,睡覺前你看到了什麼,這些短期記憶會先存在腦部這個小小海馬迴,接著趁你睡覺的時候,海馬迴裡的短期記憶就會跑到大腦裡存得好好的,只要小睡40分鐘,可能讓你的記憶力越睡越強,睡的品質好才能越睡越聰明,醫師建議,中午小睡一下時機點最好,如果早上睡、傍晚睡,可能不會讓你變聰明,還會越睡越糊塗。(華視更新日期:2011/01/25 14:37)

---------------------------------------------

研究:小睡有助記憶

今天刊出一篇報告表示,想要不遺忘新學會的詩、紙牌魔術或代數方程式,最好的方式就是小睡片刻。這項新發現讓科學家自己都大感意外。德國研究人員實驗顯示,睡眠時比清醒時,較能避免大腦混亂,或喪失新記憶。

「自然神經科學雜誌」(Nature Neuroscience)刊登這篇報告,對儲存及記起所需資訊的複雜過程,簡言之就是「學習」,提供新見解。

早先的研究顯示,暫儲於大腦稱「海馬迴」(hippocampus)部位的新記憶並不是立即就變得很清晰。且眾所皆知,學習後立即重新啟動記憶,對那些記憶傳到大腦「硬碟」新皮質(neocortex)長期記憶區,扮演關鍵角色。但在沒有小睡狀態下,重啟記憶傳送過程較微弱。

德國呂貝克大學(University of Lubeck)學者拉許(Bjorn Rasch)及3名同僚假設,前述情況在我們睡覺時發生,並設計一項實驗以確定假設是否正確。令研究人員大感意外的是,小睡組表現明顯較好,記得平均85%的紙牌圖案,保持清醒那些人僅記得60%。

研究主要作者狄克曼(Susanne Diekelmann)表示,只要闔眼40分鐘,大量的記憶明顯都已「下載」,「藉由新資訊編入海馬迴儲存起來,不再遺忘」。(譯者:中央社陳蓉) 【大紀元2011年1月24日報導】(中央社巴黎24日法新電)

ESI相關課程內容請見http://esi.iproducts.com.tw/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內容是整理資料時發現的 , 但我已經找不到是出自哪本書了)

----------------------------------

假設每次接收到新資訊的當下,你都非常專注,沒有同時處理其他事,那你要怎樣讓新資訊保留久一點,不再只是幾分鐘?

 

這時候,你會將這個資訊從短期記憶移進長期記憶,認知科學家稱這個動作為「編碼」(encoding)。

 

「編碼」,就腦部而言,是指資料從短期記憶進入長期記憶後,會以不同形式儲存。拿記憶電話號碼的例子來說,若你當時手邊沒東西抄下號碼,你是不是會設法用腦袋記住?你可能在腦海裡不斷重複那組號碼,一個個號碼默記,認知科學家稱此為「複誦」。藉由複誦,你把那組號碼從短期記憶編碼進入長期記憶。電話號碼成功編進長期記憶後,你才能打電話給你的未來情人。(我知道大多數現代人都不記另一半的手機號碼,而是存在手機記憶卡。)

 

若接下來你們兩人感情發展順利,你再也不用一天到晚複誦對方的電話號碼,因為它已存進長期記憶了。不過,一旦順利記住,你可能發現這組號碼好像不太對勁。你會注意到:要你背出整組號碼不是問題,但要你隨機說出其中一個號碼,卻做不到。

 

這麼說吧!若我問你:你另一半電話號碼裡第五個數字是什麼?你恐怕得想上好一陣子,你可能從第一個數字開始,一個個默念,直到你念到第五個數字。

 

注意到兩者之間的差別嗎?電話號碼在你腦中編碼時,你回想它的方式,是不是和你編碼成功後的回想方式不同?當你複誦這組號碼時,它們是一串各自獨立的數字;一旦編碼成功,就成了單一物件,不再分別獨立。是這樣沒錯,但誰在乎呀!再說,你也不可能需要從記憶中找出一組電話號碼裡的第五個數字。不過,這個例子指出一項人腦記憶的困境。

 

因為當某個資訊完成編碼後,日後若要人腦以不同於當初編碼的方式或相關背景來擷取同一項資訊時,我們的腦恐怕很難找到它。

 

現在問題在於:你希望你的腦能以你日後方便擷取的方式將資訊編碼進長期記憶,但它卻很難如我們所願。如果你擷取不到某項資訊,就無法使用,它只是在你的腦部占用一個空間,那不就像是那雙被你塞進鞋櫃角落的舊雨鞋嗎?總之,編碼的重點在於過程中不能分心,不然資訊就編不成碼,日後也就不可能擷取到,先前你做的都成了白工。

 

若你不想在腦海中一再複頌要記下的資訊(這的確不是記住資訊最有效的方法,再說你可能不小心把腦中複誦的東西大聲唸出來,這只會讓你看起來很蠢),你或許會問,是不是還有其他更有效的方法,幫助你將資訊成功轉移到長期記憶?

答案是有:替資訊找到一個故事。

 

ESI相關課程內容請見http://esi.iproducts.com.tw/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憶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人們對各種事物的思考、再現,都離不開記憶,所以古人非常強調鍛煉記憶能力。

古人十分重視博聞強記,認為博聞強記是人生最重要的智慧。一個人要想卓爾不群,要想讓自己過人的才能得到最好的發揮,就需要以博聞強記為基礎。由此可見,「博聞強記」對人的一生是多麼的重要。是的,傑出的才幹需要以博聞強記為前提,才能得以最好的發揮。

古今中外不少著名人物取得巨大成功,其原因就在於他們知識淵博,記憶力強。下面我們略舉幾例看看。

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師從水鏡先生司馬徽。他聰明好學,專心致志,記憶力極佳,讀書過目不忘。在水鏡先生那裡,他學到了天文地理知識,陰陽八卦用兵方法。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童年時在貴族學校學習,因有口吃的缺陷被老師和同學認為他反應遲鈍而遭到冷遇。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他刻苦鍛煉記憶能力,背誦句法詞彙,進行講話練習,參加演講比賽。經過不懈努力,他掌握了豐富的英語詞彙,被譽為世界之最,這為他後來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從政後,所寫文章妙筆生花,所作演講妙語連珠,受到了極高的評價。

我國古代的科舉考試現代人對它有種種非議,但畢竟是古代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方式,而且,通過科舉考試,朝廷選到了很多優秀人才,他們為國家的穩定、民眾的安全、社會的發展、民族的進步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科舉考試必考四書五經,而四書五經是孩子們上學後必須背誦的。孩子們通過背誦經書,體會其蘊含的深刻含義,陶冶自己的情操,培養自己的德行。童年時記住了的東西,長大成人後,一般不會忘記,這就為今後的做人、做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古人已知道記憶的重要性了。

良好的記憶是積累知識和經驗的基礎,所以,當今父母要想自己的孩子成長為一個知識廣博、經驗豐富、有智慧的人才,就要注意針對孩子記憶發展的特點,在孩子能力範圍內循序漸進地培養他們的記憶力。

我們家早年讓孩子學習各種記憶方法,書中講的編碼記憶法和諧音記憶法,對孩子們學習英語記單字還有些幫助。

利用諧音的方法,可以使生僻的詞語變的熟悉起來;利用編碼的方法,可以充分發揮孩子的想像,把那些枯燥的英語單詞用自己有趣的想像,編成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就會記的住了。掌握了快速記憶的方法後,孩子們也較快的提高了閱讀速度。

我雖然家鄉在東北,可是我老是在北京啊,我們北京是研究會所在地。師尊既要求學員要理解好法,又要求有能力的、年富力強的學員都要背書;而且表揚有許多地區,很多學員都背的非常熟,人家學習的時候根本都不用書,都背著念。我們的理解是,師尊是很重視記憶的,因為只有記的牢,才能理解的好;而只有理解的好,才能做的正確。同理,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應重視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孩子只有有了良好的記憶力,才可能積累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摘錄自正見網2011年01月11日作者:金蓮】

ESI相關課程內容請見詳情請見http://esi.iproducts.com.tw/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本來在課堂上教導全腦式速讀課程時,都會教導如何用電子書來速讀,站在方便性與環保角度上我也鼓勵同學買電子書,看樣子電子書並不是樣樣都好的。

--------------------------

美國最新研究顯示,民眾使用電子書閱讀器,反而較不容易吸收所閱讀的內容,因為這些資訊以清晰易讀的簡潔格式呈現,反而鼓勵大腦「偷懶」,較難記住資訊內容。

研究發現,以較難閱讀字體印刷的資訊,閱讀者反而比較容易記住。這項研究由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贊助,發表於「認知」(Cognition)期刊上。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指出,這和字體的易讀性可讓閱讀者更容易學習和記住的傳統認知,截然不同。

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研究人員將有關3種虛構外星人的整套知識,以不同字體呈現,然後要求28位年齡在18到40歲之間的受測者熟記。

結果顯示,閱讀以易讀字體Arial呈現版本的受測者所記住的內容,反而比閱讀較不易懂字體Comic SansMS和Bodoni MT版的受測者,少了14%。

研究人員在報告中指出,「提高資料學習難度,可增進長程學習和記憶力,較多的認知參與活動會引導邁向更深層的過程」,讓讀者能更正確記住資訊。(中央社台北16日電更新日期:2011/01/16 22:36 )

ESI相關課程內容請見詳情請見http://esi.iproducts.com.tw/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辦公室樓上是愛盲基金會,常見到盲人獨自一人來來去去。有兩次單獨搭電梯遇到盲人的特殊經驗,讓我心中一直很納悶:這些盲人莫非有第三隻眼存在?(細節不在此贅述)

現在底下的科學研究,又指出聾人的聽覺能力可以轉換成視覺能力,我們人的大腦真是神奇。所以持續不斷訓練大腦,會讓你的能力越來越不可思議喔!

-----------------------

1. 研究發現聾人有超強視覺

經常有報道說聾人或盲人的其他感覺器官有增強的能力,但直到現在,沒有人能解釋如何會這樣以及爲什麽會這樣。

西安大略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大腦與精神中心Stephen Lomber的帶領下已經發現,增強的視覺能力與大腦中通常處理先天聾貓聽覺訊息的大腦重組部分有種因果關系。研究結果刊登在《自然神經科學》上,爲聾人大腦中可能發生的可塑性提供了深刻見解。

貓是唯一一種除人之外可能生來耳聾的動物。使用先天聾的貓以及可以聽見的貓,Lomber和他的團隊表明,在聾貓中只有兩個特定的視覺能力增強了:在外圍區域的視覺定位以及視覺運動檢測。他們發現,部分聽覺皮層通常會撿到周邊的聲音以提高視力,因此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功能不變,但從聽覺轉換爲視覺。

“大腦是非常有效的,而且不讓閑置的空間浪費,” Schulich醫學牙科學院的生理藥理系和社會科學心理學系副教授Lomber說。“大腦以增強某些功能來對失去的感覺進行有益的彌補。例如,假如你聽不見,你將獲利可通過余光看到從遠處開來了一輛車,因爲你無法聽到那輛車從側面接近;同樣你也能夠更加准確地測出事物移動的速度。”

Lomber和他的研究小組正在探索如何區別聾人的大腦和聽覺正常的人的大腦,以更好地理解大腦如何操作耳蝸。如果大腦已經給自己發出信號去彌補缺失的聽力,聽力恢複後又會發生什麽情況呢?“我用的類比是,如果你沒有用自己的小屋而是借給朋友用,那個朋友爲了舒適,可能會重新安放家具再住進去。他們可能不會只是因爲你已經回來了就離開,” Lomber解釋道。

他還計劃進行一項研究,以探究這些變化在曾經能聽見的人的大腦中是不是也會發生,抑或聽覺經驗會阻止這些變化的發生。(本文版權歸 醫藥日報 所有,英文原文由 西安大略大學 提供。17:59 2010-10-12)

ESI 相關課程請見http://esi.iproducts.com.tw/ (直接點選”課程名稱”就可見到內容)

2. 年輕的大腦更容易改變內部結構

一個由麻省理工學院神經科學家與以色列貝斯醫療中心Alvaro Pascual-Leone合作進行的新研究證明,在年輕時更容易改變大腦的內部結構。研究人員發現,與運動有關的大腦視覺皮層的一小部分只有在生下來就眼瞎的人的大腦中可以重組,而不是那些在生活中失明的人。

這項新發現在10月14日《現代生物學》期刊上有詳細的描述,揭示了大腦在最初幾年如何改變的, 這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在之後的生活中被改變內部結構的大腦的能力如何優化。這可能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爲醫學進步使先天失明的人恢複視線變得可能,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該論文的第一作者Marina Bedny說。

在20世紀50和60年代,科學家開始認爲,只有當一個人在生命早期的特定時間段,接觸到相關信息,如語言或視覺信息,某些大腦功能才能夠正常發育。之後,他們推論,大腦失去了應對新輸入的信息的改變的能力。

動物實驗支持了這一推論。例如,在生命的最初幾個月被蒙住眼睛的貓,眼罩除掉後,不能正常的看見。把成年貓蒙住眼睛則沒有類似的視覺效果。

然而,最近幾年有迹象表明,事實比以前所認爲的有更多回旋的余地,Bedny說。他在麻省理工學院助理教授Rebecca Saxe的實驗室工作,後者也是《現代生物學》該文的作者之一。許多神經學家現在支持這一想法:在生命早期的一個時期改變腦結構,過了該時期會變得困難,但也不是不可能。

Bedny,Saxe和他們的同事希望確定中間的颞部(MT/MST)是否在任何時期或只在生命早期可以被改變。他們選擇研究MT/MST,部分地因爲它是被研究最多的視覺區域之一。在能夠看得見的人身上,MT的區域是專門用于動作視覺的。

在病人大腦兩半球都失去MT功能的罕見情況下,他們無法視覺上感受到運動。例如,如果有人倒入一杯水,他們將只能看到一個不動的,凍結的水流。

以往的研究表明,盲人的MT是通過聲音處理接收,但這些研究並沒有區分人們是在生命早期還是後來成爲盲人的。

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研究了三組對象——有視力的,先天失明的,和生活中成爲盲人的(九歲或以上)。他們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測試他們的MT是否會回應移動的聲音 - 例如,接近的腳步聲。

結果很清楚,Bedny說。先天失明人士的MT對移動的聲音有反應,但在能看得見的人以及後來失明的人則沒有。

這表明,後天失明的人,他們在早年獲得的視覺輸入使得MT複合體形成了典型的視覺功能,在失明後它不能再處理聲音。先天失明的人從未收到任何的視覺輸入,因此該區域是在出生後由聽覺輸入。

“我們需要把生命早期看作是使大腦如何工作成形的機會之窗,”Bedny說。 “這並不是說後來的經驗不能改變,但在早期它更容易組織起來。”

Bedny認爲,通過更好地了解大腦結構在生命早期如何改變,科學家們或許可以學習如何在以後的生活中重新改變。現在只有極少數恢複視力的情況,但如果它變得越來越普遍,科學家們將需要找出如何再培訓病人的大腦,以便可以處理新的視覺輸入。

“未解決的問題是大腦是否可以重新學習,以及在學習上孩子與成人的大腦如何的不同,”Bedny說。

Bedny希望在今後的研究中能探討MT開關的行爲後果。這些將包括盲人是否在聽覺處理上比能夠看得見的人有優勢,以及如果視力恢複,是否存在缺陷。(本文版權歸 醫藥日報 所有,英文原文由 麻省理工學院 提供。10:42 2010-10-23)

ESI 相關課程請見http://esi.iproducts.com.tw/ (直接點選”課程名稱”就可見到內容)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轉盤子記憶法

 

學習後就棄之不理,資訊便會隨時間流逝而快速遺忘。

 

因此,就像馬戲團小丑同時在好幾根竹竿上轉盤子,在盤子快要停止時再推它一把,就能維持旋轉動力一樣,時時溫習,便能讓記憶黏貼在腦海裡。

 

《記憶力》書中推薦了一套「維護記憶」的方法:在學習後10~15分鐘,進行第一次複習,接著實施「1的法則」,在1小時、1天、1周、1個月、1季這5個時間點,重新檢視記憶的狀態。

 

2 螺旋記憶法

 

有些人一拿到書,習慣就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好不容易看完了,前面的內容卻也忘得差不多,然後事後沮喪地抱怨,「花了那麼多時間,為什麼還是記不住?」

 

對此,《學習大勉強》一書建議,與其一次投入大量時間從到頭尾硬拚,不如縮短時間,將資訊切塊,然後再以迴圈式地、由淺入深地反覆記憶,不僅能加快記憶速度,也能加深理解程度。

 

3 影像記憶法(羅馬室記憶法)

 

古羅馬演說家西塞羅(Cicero)以旁徵博引、說理清晰聞名;更重要的是,他在辨論時從不看筆記,只靠記憶。

 

據說,他只要看到座位上的擺設或裝飾物,就可以想起關鍵論點,然後一口氣背出好幾大本資料。

《記憶力》書中解釋,由於西塞羅能夠在內心投射出一個擺著桌椅傢俱的房間,每項物品都帶著他專屬的記憶,所以只要看到這些東西,就能存取這些「寄生」在不同物品上的記憶。事實上,我們也可以在心中設計一個「空間」。

試著從一個熟悉的環境開始,仔細觀察四周吊在天花板、貼在牆壁和放在地板上的事物,有哪些讓你記憶深刻。

為這些物品與其相對應的位置標上編碼,並且牢記這個畫面,往後如果需要記憶時,就想起這個空間,將你要記憶的東西,與心中的空間裡的某個物品產生互動,將能夠讓你的記憶更有組織、有系統、有畫面、甚至有聲音,記憶的效果也會更良好。

4 聯想鏈記憶法

許多人在檢視條列式的筆記時,時常會忘記自己當時在寫些什麼,所以就連想要背誦也無從背起。

這是因為一般的筆記做法缺少邏輯,只是將一堆支離破碎、毫無關係的內容抄錄下來,卻忽略了「合理」這個要素。

《史上超強學習法》作者吉田隆嘉建議,在記憶的過程中,一定要設法先理解內容的邏輯性,最好能夠形成一個故事,將各項訊息串連成一條鎖鏈,只要能抓到第一個環圈,最後一個環圈也就能輕而易舉地掌握,對於整體的記憶將會有極大助益。(本文取自《經理人月刊》1月號)

ESI 相關課程請見http://esi.iproducts.com.tw/ (直接點選”課程名稱”就可見到內容)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明就已經背過,卻還是忘記了⋯⋯」「雖然讀過這本書,但怎麼想都想不起來⋯⋯」等類似經驗,因而對於自己的記憶能力感到洩氣和失望。

然而,許多有關大腦的科學研究均表示,現實生活中其實幾乎不會發生「喪失記憶」的情形(如果大腦有受傷則是另當別論),你所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基本上都會一直保存在大腦裡。

換句話說,會有「想不起來」「記不起來」的困擾,是因為沒有去「喚醒」那些記憶。

因此,打從決定開始「記憶」的那一刻起,就必須對於「記憶」這件事抱持積極的態度,找出屬於自己的記憶方式,並愛惜自己的記憶力,才能為所讀取的資訊內容,安插上許多不同的「勾子」,方便日後在大腦中的知識汪洋中,「釣」出你所需要的資料。

記憶力好,並不是一種天賦,也不屬於年輕人的專利,所有人都可以訓練和培養。第一步,就是要有「想要記住」的欲望。

《學習如何學習》書中指出,當某項知識或資訊能夠吸引個人的高度興趣時(比方說可以賺到錢、對升遷有幫助等),記憶所耗費的時間便會相對減少,效率也會較高。

接著,每個人都應該要開發自己的記憶方式,也許是大聲朗讀、手寫筆記、畫成圖像或聆聽錄音檔等都行。不過要注意的是,《學習大勉強》作者安和內哲也強調,由於大腦很喜歡新鮮感,容易對於新奇事物留下印象,若是長期都使用同一種記憶法,久而久之當大腦習慣後,記憶的效率反而變差。因此,安和內哲也建議,組合多種記憶法,同時運用眼、耳、口、手,甚至是角色扮演,動員所有感官幫忙記憶,更能強化記憶的深度和長度。

最後,應盡量避免在壓力、睡眠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下強行記憶。(本文取自《經理人月刊》1月號)

ESI 相關課程請見http://esi.iproducts.com.tw/ (直接點選”課程名稱”就可見到內容)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