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 學 邏 輯 智 慧

(本文已於200712月廣州「孩子寶貝」雜誌刊登  作者:胡雅茹)

一 什麼是數學邏輯智慧

數學邏輯智慧為有效運用數字和推理的能力,從事與數字有關工作的人特別需要這種有效運用數字和推理的智慧數學邏輯智慧也包括能計算、分類、分等、概括、推論和假設驗證的能力,可以說是用來分析問題和考慮解決問題的能力。像是我們學習時以推理進行思考,提出問題,做實驗找答案,尋找事物的規律及邏輯順序,對科學的新發展有興趣。

數學家、稅務、會計、統計學家、科學家、電腦軟體研發人員等,都是特別需要數學邏輯智慧的幾種職業。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大概算是福爾摩斯偵探了;福爾摩斯偵探的故事風靡了全世界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擁有很強的洞察力與推理分析能力,能從看來沒有關係的各種現象中找到線索,運用推理、聯想,找到了兇手,獲得成功。

數學邏輯智慧可再細分三個次智慧:包括數學智慧、科學智慧及邏輯思考智慧;

1.數學智慧即是與數字的計算與處理的能力。

2.科學智慧是經學習而獲得的科學概念,像是熱帳冷縮、地心引力等科學知識。

3.邏輯思考智慧即是探究事物的本質或因果關係的能力,例如假設、控制變因、觀察、操縱變因、紀錄數據、統合及分析實驗後所得出的數據、分析、作結論、建議改善的方法。

三 數學邏輯智慧好的人在哪些方面會有優勢。

數學邏輯好的人喜歡透過概念化、計算、排序、歸納原理原則、演繹推論、批判能力、數學推理、分類、公式運用、邏輯、抽象符號、設計問題、以及型態辨識等方式,來尋找和發現型態及解決問題。

也喜歡概念化和抽象化思考;喜歡找尋事物的規律和邏輯順序;熱愛挑戰解決複雜的問題;喜歡可以測量、歸類、分析的事物。

在生活中可能喜歡保持收支平衡;買東西時能很快的判斷哪一種方式合算;喜歡依據事實判斷做決策而不是感情用事的人。

喜歡解決難題;喜歡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喜愛以邏輯的方式做實驗,通過各種實驗來尋求答案,看看自己的想法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小時候可能洗澡時會在浴缸裡面用蓮蓬頭模擬海上狂風暴雨的樣子。

喜歡數學或自然科學類的課程,會認真有條理地做筆記。

喜歡找出規律及邏輯順序,喜歡分類或分級。像是將家裡的鞋子或是圖書做分類等。

喜愛數學遊戲或對電腦感興趣,對於科學的新發展很感興趣。例如看新聞只要有機器人或是基因複製等科學技術的報導,都能特別吸引你的目光。

會從別人的談話中找出不合邏輯之處。自己說話的時候也會注意用詞嚴謹和準確,展現敏銳的觀察力和理解力。

相信事物都有合理的解釋,對可以被測量歸類分析的事物比較容易相信。雜亂無章的內容或方式會讓你覺得無趣而不想去學習;喜歡抽象思考、推理遊戲、邏輯推理或智力挑戰的難題,像是象棋、數獨、數學遊戲等。

喜歡組織什麼事情;在組織的過程中需要周密的思考,考量各種情況,及相應對的措施。

對於數字很敏感,也講求數字的精確,不會在計算等方面粗心大意。對數字的記憶能力很好。會心算,而且心算能力很好。

喜歡參觀博物館、天文館、動物園、植物園、科學博物館等科學方面的社教機構。

四 發現寶寶的數學邏輯智慧

數學邏輯較好的孩子,比起同齡兒童更具有下列能力:

  1. 對因果關係有概念性。條理性好。思考方式比同齡兒童更抽象化、概念化。
  2. 聽的懂別人說話的重點
  3. 做事情較細心、不會丟三落四
  4. 喜歡推理的故事或是遊戲或做問題解答。
  5. 喜歡玩棋。
  6. 喜歡數學或自然科學方面的課程。
  7. 喜歡自己安排生活中的事情。
  8. 喜歡將事物分類或分等、排列整齊。
  9. 喜歡數學。心算快。
  10. 喜歡問問題,尤其是新鮮的事物,好奇心強。
  11. 對自己的東西有自己的一套整理與找尋東西的方式。
  12. 對電腦的使用很好奇。
  13. 善於解答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14. 對於測量、歸類、分析都很感興趣。
  15. 喜歡動手做實驗。

五、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邏輯智慧?

1.      陪孩子一同閱讀或是觀看推理故事。

2.    跟孩子玩撲克牌、骰子、賓果遊戲等數字遊戲。例如21點的遊戲可以培養孩子加法與補數的觀念。

3.    教孩子玩策略性的遊戲:像是中國象棋或是國際象棋都是需要佈局與推理對手的策略。

4.    購物時讓孩子幫忙計算花了多少錢。也可以給大一點的孩子一筆金額,讓孩子決定想要買的東西與數量。或是讓孩子自己掌握自己的零用錢,並記帳。順便培養孩子的財商。

5.    固定帶孩子參加科學館或博物館活動。

6.    多要求孩子數數、教孩子多背誦帶有數字的童謠或兒歌。例如一隻青蛙一張嘴,兩個眼睛四條腿.

7.    在家中玩學數數、看時鐘、看溫度計、看體重計等數學遊戲。像是遊戲時間為長針由27之間,讓孩子養成時間的觀念。或是要求孩子背電話號碼。

8.    多做物品的比較:哪一個大?哪一個多?哪一個紅?水果哪一個成熟?

9.    陪孩子一起看新聞,並且跟孩子討論事情的演變,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與找出合理邏輯的能力。

10.   多讓孩子將所見的東西,做分類並數出數量。例如讓孩子幫忙收拾衣服,並要求孩子將衣服做分類。要求孩子整理鞋櫃,培養量詞與分類的觀念。或是要求孩子每天數家中的水果數目,讓孩子觀察數量的變化。走路時要求數出步伐數。

11.   讓孩子平均分配食物。同時也可以培養其人際關係智慧。

12.   讓孩子多閱讀數學家與科學家的故事培養孩子對數學、科學的好奇心與追根究底的精神。同時數學中有許多的符號與公式都是屬於抽象的概念,因此要多多培養孩子的語言與閱讀能力,才能提高孩子對數學語言的理解能力。

13.   學習心算與珠算,能增加孩子對於數字計算的敏銳度。

14.   讓孩子多閱讀一些思維訓練的書籍或參加這類的課程訓練。

15.  多問問題或反問孩子所提的問題:生活中不要直接告訴孩子解決的方法,多問孩子「你想下一步會怎樣?」「你會怎麼解決這個難題?」讓孩子有機會自己思考解決方法。

16.  56歲以上的孩子可嘗試有關數學的電腦遊戲。

17.  多帶孩子前往大自然中做關於數字的觀察:例如百合花有3瓣,毛莨有5瓣,許多飛燕草屬植物都是8瓣,萬壽菊有13瓣,紫菀有21瓣,而大多數雛菊都是34瓣、55瓣或89瓣。

18.  要求孩子用幾何積木將眼睛所見到的物品組合出來,培養其幾何能力與分析能力。

19.  可以結合之前所說的視覺空間智慧的訓練方法,因為孩子的邏輯理解首先來自對於週遭生活的觀察經驗。

六、數學邏輯智慧的誤區?

1. 小學數學不好,以後物理、化學、數學也會不好:實際上小學數學多著重在計算的能力,乘除法計算只要將九九乘法表背熟,計算並不易出錯。而加減法牽涉到進位、退位的觀念與視覺處理,對有些孩子而言比較容易出錯。物理、化學、初中程度以後的數學,運用的是孩子的理解、推理、歸納、觀察、數學計算等綜合能力。

2.數學訓練越多,孩子能力越好:當孩子理解其邏輯關係後,多做類似的數學題目只是讓孩子更熟練解題速度,並不會增加其理解能力。孩子越小,訓練時間應該越短,才不至於讓孩子產生反感,一般5歲以下的孩童每次時間在10分鐘以內。

3.孩子想不出來時應該告訴他答案:家長應該將重點放在孩子的思考過程而不是結果上。當孩子想不出來時不一定要告訴他答案,讓孩子多想幾天也沒有關係,鼓勵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否則孩子只是得到一項知識,而不是得到一項技能或是智慧。

 

 

參考書目

1.張湘君、葛琦霞 編著,(2001),「多元智能輕鬆教─九年一貫課程統整大放送」

2.多元智能在早期療育的運用  作者:張淑娟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 際 關 係 智 慧


(本文已於200711月廣州「孩子寶貝」雜誌刊登  作者:胡雅茹)

 

一、什麼叫人際關係智慧

人際關係智慧是留意個人差別的能力,特別是察覺及分辨自己及他人的情緒、感受、性格、動機、目的的能力。什麼是他人的動機?他人是怎樣工作的?如何才能與他人更好地合作?

人際關係智慧也可以說是理解他人的能力使我們瞭解別人,掌握與別人溝通時,注意他們面部表情、身體語言、情緒、氣質、動機方面的差異並能運用語言、動作、手勢、表情、眼神等方式與他人相互交流資訊、溝通情感的能力。能在團體中扮演各種角色,如團體成員或領導者。人際交往智慧使人更好的與他人一起工作。 (註一)

具有熟練的社交技巧的人能夠表露心聲,並善於提高別人生活品質的人,都具有積極、正向的人際關係智慧。

人際關係智慧也包含洞察自身的能力。它意味著能否傾聽內心的聲音並採取適當的措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知道如何計畫以及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量。(註二)

二、人際智慧好的人在哪些方面會有優勢。

人際關係智慧發展較好的人可以理解他人及其關係、識別他人隱藏的需要和意圖。善於傾聽、能察覺並區分他人的情緒、意向、動機及感覺。通常在人群中十分自在,喜歡和朋友一起;喜歡參與團體活動,願意找別人幫忙或教人如何做事,善於與不同類型的人溝通,並能發現其個別的特質。他們通常是團體中的領導者,靠他人的回應來思考

擅長人際關係技巧的人喜歡和年齡相仿或不同類型的人交往。由於具有影響同伴的能力,他們在小組工作、集體攻關與合作中經常有優異的表現。有些人很能體會別人的感覺,對多元化民族的差異感到好奇,或對課堂學習與社會的關聯感興趣。有些人則能對任何社會或政治議題持有獨特的見解、並且能夠經常幫助他人、尊重不同的價值與意見。

領導者、政治家、外交家、心理諮詢人員、公關人員、演員、推銷員、教師政治家宗教領袖律師管理人員人類學家仲裁人員法律顧問護士心理學家社會學家校長臨床醫生旅遊代理需要具有較高的人際智慧。

 

三、如何判斷孩子的人際智慧情況

具有較高的人際智慧的寶寶喜歡看到陌生人,充滿好奇。觀察成人的一舉一動愛笑喜歡與人互動,討人喜歡。會主動靠近其他的寶寶想要接觸、並和他一起玩。

兒童時期,人際交往表現為善於體察家長的喜怒及心情,懂得察言觀色,能識別他人的情緒變化,善於與他人合作等。可以從下面行為發現;

1.                  能夠關注安慰照顧教育別人

2.                  勇於承擔責任,積極地進行分工合作而不注重在遊戲中競爭

3.                  在小組中扮演領導角色,表現出組織和指揮團隊的才能。組建團隊,或者在同伴中推動團隊關係

4.                能夠解決他小朋友的衝突,使得每個人開心

5.                喜歡和別人待在一起(通常不喜歡一個人待著)

6.                在人群中既能擔當領導人,也能扮演好服從的角色。

7.                  能夠接納別人的意見。推測別人的想法和動機

8.                能夠傾聽他人說話。通過傾聽明瞭他人的動機、意圖,自己才能作出合適的行動,對他人作出適當的反應。

9.                成為別人的顧問和建議者

10.              喜歡交新朋友

四、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人際智慧

兒童的人際智慧,取決於家長在兒童早期成長的過程的培養與開發。1歲以下的寶寶,見到自己喜歡的人會要求抱抱,也會對著陌生人微笑。

1歲過後,能區分自己與別人,也能區分媽媽和旁人。不願與陌生人多接觸,在新環境裏他也表現出木訥、不能適應。熟悉的人群和熟悉的環境可以讓他感覺安全和放鬆。3歲開始自己獨立,從獨自遊戲到喜歡與同齡兒童遊戲,這是兒童人際關系發展的關鍵時期。

1.      多參加集體活動邀請小朋友來家做客去別的小朋友家玩

拉著孩子的小手跟其他小朋友或成人打招呼孩子感覺通過語言和動作與人互動的快樂。在互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用眼睛看著對方,讓他體會與人在視覺上的交流。

與同齡的小朋友一起,他們會相互學會人和人之間的相處之道、以及人際問題的解決方式。家長需要做的是教育孩子以誠待人,禮貌待人。提醒他多與周圍的小朋友進行溝通,協調好人際關係,引導他明白"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若孩子內向,只要孩子的行為改變一點點,不管家長滿意與否,你都要鼓勵讚美他努力的勇氣。

2.讓孩子參與接待適當地帶他參加各種聚會

家長會給孩子好的人際交往示範:你同鄰居熱情地打招呼,和小朋友問好,然後寒暄,最後道別說再見,整個過程都被孩子記在心裏。孩子從父母身上學到這些社交經驗,以後再遇到類似問題,就不會束手無策了。

身教是最重要的部份,不管是對待親近的家人、或是附近的鄰居,孩子自身也要與各種人交往,給孩子帶來更多與他人接觸的機會。也讓孩子學習與大人打交道。這樣次數多了、自信心增強了,孩子在人前也就落落大方。

3.和小朋友一塊玩耍,一起回家

孩子與其他孩子接觸和合作提供更多的機會。只要有機會,就要盡可能創造一起遊戲,讓孩子能夠深切地體驗到與同伴合作的樂趣。逐步培養他積極參與團體活動的精神,從而獲得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有意帶孩子找鄰居同齡小朋友玩,想玩別人的玩具時先把自己的玩具同別人交換,不可硬性奪過來,讓他漸漸學會一些交往技巧,再慢慢擴大他的交友範圍。

4.通過鏡子認識五官和觀察人的表情。讓他用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

建議你經常抱著孩子照鏡子,讓他從鏡子中認識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眉毛等自己的五官,並讓他用手摸自己的臉和五官,讓他做出不同的表情。

使孩子善於發現別人的特徵,幫助他快速識別出電影或電視裏的人物是否反面角色。鼓勵他演短劇和小品。看過電視後談談戲中的角色,儘量要求他將戲中的主要人物的特徵述說一遍。

從傾訴自己內心的感受、認識自己的情緒開始,去覺察和接納別人的感受和情緒;學會參照自己的感受去理解、體會別人的感受;學會關心別人、幫助別人。

5.鼓勵他主動地幫助別人

如當別的小朋友生病後,可讓他去主動看望,或者多讓他經歷一些困難和失敗的考驗。

6.培養社交禮儀

隨時隨地把握學習機會,教導孩子瞭解『禮貌』。在不小心踩到孩子時,家長也要記得說『對不起』,讓孩子知道家長的貼心,逐漸建立孩子對人的同理心。

讓問候和感恩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以後當孩子長大成人,就會很自覺地打招呼和說謝謝,而這正是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的重要條件。

8. 培養團體感

在家中凡是有好東西每人都有份,誰也不許挑。

9. 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媽媽可以在安全範圍內,試著多讓孩子獨立做家事,像是拿紙巾、塑膠碗、書本等,並且多鼓勵孩子把自己丟的東西撿起來;每當孩子做了這些要求的小事,別忘了稱讚他,並且重複唸一遍他的好行為,這樣自然會讓孩子覺得「幫忙」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

為避免孩子以後在團體中難堪,要培養其良好的自理能力,否則因小事被小夥伴嘲笑而變得害羞,不合群。

10. 問孩子問題,為什麼他們會對他人的動作和情感做出這樣的反應

1-3歲的寶寶還不懂得「同理心」,他們很難去體會別人的處境,這時候故事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媽媽可以藉著說故事,和寶寶一起討論故事的內容,引導寶寶瞭解故事中人物的情緒、行為、動機和感覺。

寶寶有了安全感和同理心,媽媽才能適時的開啟寶寶的人際智能。例如:這時候媽媽告訴寶寶:人跟人相處要有禮貌、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等等,寶寶才能夠理解。你為什麼覺得他會這麼想呢?”“在這種情況下你是會怎麼想呢?”“你曾經這麼想過嗎?什麼時候?“為什麼他會這麼做呢?”“還有別的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為什麼那些人不能在一起很好地工作?”“是什麼使他成為領導者的呢?”這些問題可以幫助孩子開始理解人們的行為。(有時在看電視和電影的時候問這些問題,考察他們的個性,比談論現實中的人物會更簡單些。)

11.通過角色扮演來學習人際互動。

利用一些具像的手偶、玩偶來和寶寶玩耍。比如:你可以用小熊布偶來和寶寶對話通過布偶將一些日常對話和小故事講給寶寶聽,不僅可以讓他學習如何與人交流,而且能刺激視覺力和想像力。

12. 看病遊戲

這個遊戲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遊戲一個做醫生,一個做護士假裝玩具娃娃生病了,醫生給它看病、護士照顧它學會了解決角色分配、工作安排、工具修養使用與分配等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

13.和孩子分享你自己的個人經歷與孩子討論有關人際關係的話題。

大人們經常不向孩子們解釋他們的行為。孩子不理解為什麼他們的爸爸或媽媽的感受會那麼特別,他們的行為那麼特別。不管這種表現是表達對別人行為的失望、對自己行為產生的挫敗感,還是由於學成了一些東西而感到高興,父母都需要退回去和孩子們談談為什麼他們會這麼想、這麼做。 

14.幫助孩子瞭解別人對事情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15.讀有關動機及人格特質的故事給他聽,或與孩子討論故事人物的需求。

 

五、家長在人際智慧智慧方面的注意事項

1.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根據寶寶的心理發展特點,利用周圍的環境和人際關係來為寶寶創設各種條件從而培養他們的人際社會智慧。

媽媽們會發現這個時候的寶寶特別愛說:「這是我的」,他們會當著別人的面前盡所能地保護自己的東西,不許別人來拿或碰等等。如有好吃的東西,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要吃。看到新奇玩具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先玩,他們並沒想到其他小朋友也想玩。因為自我中心是幼兒期的特點,孩子很難站在他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4歲幼兒對朋友的理解是,「朋友就是一起玩耍的人」。要給孩子留出時間和空間,讓幼兒與同齡人充分交往。

2.      用口頭語言、表情語言和肢體語言來鼓勵和支援寶寶。

外出作客或家中來了客人時。孩子一般都喜歡聽好話,不願在別人面前出醜,所以要特別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不在別人面前揭短處,多談優點,並恰當地提出自己的希望。

在困難、失敗的時候,家長應做的是「肯定成績」,而不是訓斥、嘮叨。這時孩子最需要的理解、同情、體諒,不能批評指責。對不足之處幫助孩子重新建立信心,走出困境。這樣孩子會感受到更多的積極情感,也會用同樣的態度和方式去對待別人。

3.      要敏感地注意到孩子受到的傷害。

小孩子可能願意向你傾訴他們的煩惱,大孩子會感到尷尬而將痛苦隱藏起來。因此不要對一個不愛說話的孩子輕易放棄。

 

六、家長在人際智慧智慧方面的認識誤區

1.    怕孩子受欺負,所以成天把孩子關在家裡

家是天堂,不是避難所孤獨中長大的兒童,不適應環境,缺乏自我控制,缺乏對他人的信任感,內向、孤僻情況將持續到少年。

2.    要求孩子時間用於彈鋼琴、學外語、寫字等,不讓孩子與其他同齡孩子玩耍。

獨生子女在家中缺乏夥伴,家長更要在孩子的交往方面給予鼓勵和指導,讓孩子走向夥伴。

3.    過於嬌慣溺愛過於嚴厲

家長不恰當地贊賞孩子,使孩子容易高傲,不願意和其他小孩子玩耍。也不要對孩子打罵,這會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和自信心,形成自卑、孤獨的性格。

家長對孩子過度關切,事事代為安排,孩子就失去了發展合群性的機會。例如當孩子學習自己玩的時候(約六個月大),家長常過分注意他,拿東西給他、抱他,令孩子不能充分、自由地發展自己的興趣,這樣的孩子很少向人打招呼,因為總是家長先開口,教他叫叔叔或姨姨。家長常喜歡拿孩子來炫耀,次數多了則孩子感到尷尬;孩子生病時,家長總是不眠不休的細心照顧;當孩子頑皮時,家長把事情看得太嚴重,以致小題大做。凡此種種,使孩子不懂如何合群與討人喜歡。

  4. 總是希望他們的孩子扮演領導的角色

  雖然有時孩子也是這麼希望的;其實讓孩子同時擔任領導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是很重要的,成為一個領導的最好的準備就是先成為一個好的被管理者。

5. 成人過度的直接干涉將剝奪幼兒的發展機會

家長怕孩子吃虧,過分保護,使孩子膽小怕事、遇事畏縮、躲避、愛哭泣、不敢與人接觸。家長應該加強孩子的應付能力,鼓勵他自己站起來。

孩子發生爭執時,家長的引導方式和態度將會影響他未來的人際發展。建議用轉移的方式來解決,比如:用玩具或有趣的食物來吸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成年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問題,有時在孩子眼中卻往往被看得很重,不管家長有多焦慮,也不要表現出對這種事情的過分關注。家長應該是表示了同情和理解之後,談一談解決辦法,然後結束這個話題。

曾被別人拒絕的孩子往往是工作最努力、最能從失敗中學到東西的人。她們從兒時的經歷中學到了應付人生逆境的手段,也許因此會更加容易成功。

 

註一:

1983年美國心理學家H. Gardne出版「心理結構」(Frame of Mind)一書所提倡的多元智慧,將人際智慧列入個人智慧的重點之後,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沙洛維(P. Salovey)和新罕布夏大學心理學教授梅耶(J. Mayer)乃創立情緒智能一詞,提出情緒智能五大要素:

1. 認識自身情緒:某種感覺一產生,就能覺察到;較能瞭解自己情緒的人,較能駕馭自己人生。

2. 妥善管理情緒:情緒激勵時,能夠保持冷靜,加以自制。

3. 激發自己:積極樂觀、建立明確目標,激勵自己追求成就。

4. 認知他人情緒:覺察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具有同理心。

5. 人際關係管理:善解人意,與人相處良好;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網路,幫助自己成功。

註二:

根據EQEmotional Intelligence 情緒智商)管理學家的研究,構成人際智慧的四大要素是:組織的能力、協商的能力、聯繫的能力、分析的能力。

組織的能力:把人凝聚成同一志向目標的團體,把事情理出頭緒來掌握,把言詞歸納成清晰的重點,這些就是對人、事、語文的組織能力。是領導者必須具備的要件。包括群體動員與協調能力。劇院的導演與製作人、軍隊指揮官及任何組織的領導者多具備這種能力。

協商的能力:人際的排難解紛,事情的相生互補、化異為同善於仲裁與排解紛爭。是從事外交、公關、法律、咨詢等專業必備的能力。

聯繫的能力:即表現同理心的能力。這種人很容易將心比心、易地而處、善體人意、方便溝通。適於團體合作,更是忠實的伴侶、朋友與事業夥伴。其中教師、推銷員、管理者、宗教家、慈善家、社會工作員等更不可缺。

分析的能力:敏察他人的行為動機與情感,客觀解析事情的前因後果,正確詮釋別人的語言文字,能夠敏銳察知他人的情感動向與想法,易與他人建立密切關係。是心理醫師、諮商輔導師、專業顧問、小說家、劇作家的必備要件。

 

參考資料:

親子相處時間長短與幼兒人際智慧發展的相關研究——徐中偉

變色龍低能兒 宇光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語 言 文 字 智 慧

 

(本文已於200710月廣州「孩子寶貝」雜誌刊登  作者:胡雅茹)

一 什麼是語言文字智慧

Gardner說語言是使別人信服其行動過程的一種能力;人類天生具有語言智慧。在我們大腦的一個特定區域,負責產生合法的語法句子。這個區域受到損傷的人,能夠理解單詞和句子,但他們幾乎不能將單詞組成句子。

令人吃驚的是,兒童語言能力的進展,在各種文化和社會中都是一致的。即使是沒有接受過啞語訓練的聾啞兒童,也會發明他們自己的語言。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這種智慧是獨立存在的 

我的外甥女在吹熄四歲的生日蛋糕蠟燭後,對他的爺爺說:「以後我也要跟你一樣當董事長,因為我很懂事。」說完之後當然是大家笑成一片。許多家長大概會覺得這階段孩子的童言童語最有趣了。像剛剛的童言童語為什麼會有趣?就是來自於兒童試著用有限的辭彙去描述大多數的事情。不過如果一個小學生還說著這樣的童言童語,我想家長大概會笑不出來了。

語言文字智慧是指掌握語言文字,用以思考、表達、傾聽、傳遞訊息、達成有效溝通、欣賞語言意義的能力或激發、取悅他人的能力。也就是說有效地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包括了對文法、發音、節奏、對語言有良好的理解能力,還有自主性的表達運用語言的能力。

語言文字智慧可分成三種型態:(1)口語表達,說的語言或是聽的語言;(2)書面文字,書寫的文字,看到的文字;(3)心中思索的想法,可以說是別人聽不見的語言。仔細的觀察兒童表達,可以發現孩子的發音、用詞、表情、說話速度都反映了他的出生家庭文化背景。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都是藉由模仿的方式,先從聽、說開始,再到讀、寫一步步的發展溝通能力。

 

二、語言文字智慧是八大智慧中的第一智慧

語言是思維的表現,是人際溝通的工具;在與外界人、事、物溝通交流過程中,會產生需要將自己的經驗、情感、願望表達出來,這時就需要積極運用語言文字能力。地球村中訊息高速傳遞,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縮短,交流增多,溝通表達的能力重要性益發增加。

某些工作特別需要優秀的語言文字智慧,例如:詩人、文字人員、校對人員、相聲演員、喜劇演員、演說家、電臺播音員、新聞記者、秘書、老師、圖書管理員、檔案管理員、作家、編劇、打字員、作家、新聞播音員、律師等。語言文字智慧最有名的代表人物就是莎士比亞。

語言讓我們可以跟別人溝通交流,讓我們可以記錄、記憶、表達情感。知識的傳承通常是透過口語或文字的方式,口語能力好的人,可以將抽象的思維清楚的運用豐富的辭彙,以具體的描述表達給對方知道,讓雙方誤解程度降到最低。同樣的對於語言理解程度高的人,不易錯解對方所傳達的訊息。

閱讀能讓我們透過別人的紀錄,來認識、接觸我們無法親身經歷的經驗、物體、事件、程式、觀念、想法。相反的,文字書寫的能力讓我們可以跟他人進行非面對面接觸式的交流,將我們的意念、想法傳送給他人。雙方透過語言文字交流,讓知識生長出更多的知識。藉由語言文字能力,我們人類才能有組織的記憶、分析、解決問題、規劃、計畫、創造發明。

 Gardner認為語言文字智慧是八大智慧中的第一智慧,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由聾啞人士獨立撫養的小孩,通常其語言發展能力緩慢,連帶的人際智慧、內省智慧、自然探索智慧、邏輯數學智慧等的發展也跟著緩慢。

想想看,當孩子出生之後,我們不是常常迫不及待的敎孩子說:「叫爸爸、叫媽媽」,當孩子會說「爸爸、媽媽」時,做父母的哪一個不是樂壞了?人際的交流如果缺少了語言互動,就像對著牆壁打網球一樣無趣。

常有家長跑來問我,怎樣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常常細問下去就會發現孩子在做數學題時,只要遇到文字題就常出錯,或是看不懂題目的意思,如果是算術題就會百分百正確。這就是因為語言文字能力不足,所以孩子沒有辦法正確理解題意。有時孩子在大量做題之後,會開始記憶解題方法,而誤解自己已經理解數學邏輯觀念,長久下來孩子的數學就會越來越差了。

 

三 語言文字智慧好的人在哪些方面會有優勢。

家庭,是兒童最初的生長環境,也是人生中第一個課堂。家庭環境不僅包括家庭的物質生活條件、社會地位、家庭成員結構及關係,還包括了家庭成員的語言、行為感情和父母的職業類別。藉由善用父母的優勢,可以協助寶寶建立同樣的優勢。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言行、思想都可在孩子身上得以體現。

具有高度語言文字智能的人,對語言運用及文字書寫有優良的駕馭能力。善於用語言及文字來思考,喜歡文字遊戲、閱讀、討論和寫作。他們具有多語的能力,同時學習一種以上的語言,並不會覺得太困難。

語言文字能力高的人其特徵是:

1善用文字、對文字的組合順序、聲音和韻律,有著敏感度並瞭解

2善以文字表達,常常以語言文字思考。

3喜歡閱讀,看書對我很重要

4喜歡玩文字遊戲,語言式的幽默(謎題、雙關語、笑話)。

5喜愛寫作、寫詩

6積極投入討論活動

7熱愛學習新辭彙

8書面作業表現良好

9記憶資料

10記電話號碼時,喜歡一遍又一遍地讀數字,並且要讀出聲才行

11喜歡猜字謎

12喜歡辯論

13擅長克漏字、語文接龍

14喜歡說或是聽相聲

15擅長寫生活扎記或是口述心得

16喜歡演講

17喜歡說故事或編劇本

18在讀寫說某些字之前,腦子裏可以聽到他們的讀音

19喜歡聽收音機、錄音帶勝於看電視

20喜歡跟別人公開討論、聊天。愛說話是一大特色。能言善道。

21在談話時常引用看來或聽來的資訊

22很容易記住別人的名字

23喜歡講電話勝於跟人面對面說話。

24對於說過的話語、意見,記得相當牢靠。

25喜歡哼歌

26喜歡用說的指導別人如何走到目的地。

27藉語調、聲音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28一個人自言自語

29對瑣事有很好的記憶力

選自《超強學習力訓練法(第二部大腦的功能)

四 發現寶寶的語言文字智慧

  孩子開始牙牙學語之後,有些學的又快又好,不停的講話,喜歡玩有聲音的玩具。喜歡聽不同的聲音、讀文字,對學習新的詞彙或複雜的語句都難不倒他。跟同齡的孩子比起來,很早就開始閱讀和寫作,也愛與人交談。

1喜歡聽別人講故事或是讀書給他聽

2喜歡問問題,特別是喜歡問 什麼? 為什麼?

4喜歡跟任何一個人談話

5永遠希望聽到更多的答案(不管答案是否正確)

6會在腦中想像出他所聽到的景象

7一個人自言自語

 

如何培養寶寶的語言文字智慧?

1歲半到3歲是兒童積極語言活動的階段,幼兒從說得很少發展到說得很多,也很喜歡說。到3歲時辭彙量已達1000左右,是語言發展的一個加速期。語言文字這一智慧主要是通過書寫、口語和閱讀得到提升。

一個人在語言上的智商與他在嬰兒時期聽到的辭彙量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繫。對寶寶說的話越多,寶寶辭彙量就越豐富。由於嬰兒的思想還局限在具體的事物上,所以話語要儘量簡短,多說些和寶寶有關的話題,比如他的嬰兒車或他的玩具等。在寶寶試著和你交流時,你也可以用話語描述出他的意圖(比如:你要不要我幫你將娃娃拿過來呢?)

<方式一>口語描述眼睛所看到的場景或是心中感受

父母要常帶幼兒走出家門,與親戚、朋友及陌生人接觸,鼓勵他們大膽與人交談。並且抓住時機引導幼兒去觀察。

例如問問寶寶今天幼稚園的情況;認識哪幾個小朋友?他們叫什麼名字?老師今天上什麼課?學到哪些新的知識?

<方式二>重複所聽到的故事內容,或是所看到的戲劇內容

藉由觀賞兒童戲劇、兒歌、聽故事的活動,要求能記住它們的內容,而且能理解所描述的內容。

和寶寶一起閱讀,能使他順利地掌握有關讀寫的一些基本資訊。另外,如果你平時注意多給他看些老虎、輪船、飛機等平時不常見的東西的圖片,也可以讓寶寶學到很多新東西。你可以邊讀邊指著書上的字,讓寶寶意識到你讀的東西從哪來,以及你閱讀的順序是按照從左到右、從前往後的。

一本書讀完一遍後,你可以再給他讀第二遍、第三遍,每讀一次,孩子的印象就加深一些,不用擔心他會聽得厭煩,能夠預知下面的故事會讓寶寶感到興趣盎然。這樣一起閱讀有助於在你和寶寶之間建立起一種精神上的關係,而且對寶寶學習新事物很有幫助。

<方式三>多用「問句」跟寶寶談話。

語言能力影響寶寶的表達能力,加強寶寶的表達能力,為日後的人際關係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問寶寶,「這是什麼動物?」、「這是一隻長的什麼樣的小貓?」、「牠在做什麼?」

當孩子大一點的時候,可以問一些問題讓孩子思考因果關係。例如「這個人為什麼可以把事情做好?」,讓孩子回答「因為他用心認真、努力工作,所以把事情做好。」

<方式四>看圖講話是促進孩子辭彙豐富的快捷方法。

要求寶寶盡量用完整的句子詳細說出故事書上的圖片。也可以描述圖片內容後,引導孩子一面觀察一面重複父母的話,使寶寶的語言豐富。

<方式五>背誦兒歌、唐詩、廣告詞、繞口令

家長可以針對一些關鍵字,讓孩子跟著念並在練習中逐步加快速度,直到孩子能正確流利背下來為止。

<方式六>跟孩子玩猜謎遊戲,學習自編謎語

<方式七>說故事接龍

睡覺前是很好的機會,可以為寶寶講故事,在故事講到一半時,讓孩子想像,自己把故事講完,慢慢地學會自編故事。同步訓練想像力與語言文字能力,為日後寫作能力打好基礎。

<方式八>討論電視節目

大ㄧ點的孩子可以通過開放性問題引導孩子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思想情感。在這種談話討論過程中,父母應注意自己的用字遣詞,措詞要準確又生動,並且思路要清晰。

<方式九>說笑話

把你聽到的一些笑話,向孩子口頭講述一遍後,要求孩子記憶下來。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並培養孩子的幽默感。

<方式十>小型辯論會

家長可以利用最近爭論的小問題,把問題寫下來。要求孩子將理由列在左邊,右邊寫家長的理由。訓練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條理性的思維學習能力。

<方式十一>反義詞訓練

運用一些圖片,引導孩子說出反義詞。例如大象跟小貓,引導孩子自己說出「高矮」、「大小」、「輕重」等。再慢慢進步到「善惡」、「好壞」、「冷暖」等更抽象的形容詞。

<方式十二>跟共同擬定閱讀計劃、寫作計劃

 

六 語言文字智慧的誤區

孩子的口語表達不夠流利,不代表孩子的語言文字思考也不夠流利。

引導孩子與人自由交談時,要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願望、經驗。父母千萬不要心急在旁邊督促,或是幫忙回答,以免讓孩子的心理緊張。

幼兒有時在交談中表現出結結巴巴,這可能是由於幼兒不知該如何措辭,或是正在思索更好的辭彙,偶爾的停頓可能正是他思考的過程。

 

 

參考資料:

多元智能理論-王為國

提升孩子未來的競爭力-沈蔚穎

全方位學習的理論與實踐-趙李婉儀

透過科學專題研習促進小學生多元智能發展-蘇詠梅、鄭美紅

超強學習力訓練法-胡雅茹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元智慧 自然探索智慧

(本文已於20079月廣州「孩子寶貝」雜誌發表 作者:胡雅茹)

一、什麼叫自然探索智慧

3-4個月的嬰兒就開始學習看自己的手和辨認眼前目標。5-7個月的嬰兒會想用手捕捉想要的東西。我們成長的過程,就是一連串對外在環境不停地探索的過程。

H.Gardner(1995) 補充加入第八項智慧-自然探索智慧,認為在人類的演化歷史上,自然探索智慧是人類基本求生存能力,是人類為求生存演化而來,且此種智慧在其他動物身上亦可發現,藉此種智能,人類得以便是植物、觀測天氣與及找尋糧食資源,進行採集、狩獵進而以農耕的方式求取生存。(1) 所以說自然探索智慧強的人,在打獵、耕作、生物科學上的表現較為突出。

H.Gardner並進一步說明,自然探索智慧的能力包括觀察、分類和組型辨識等。這些能力經由與自然的互動獲得,如奧地利修士孟德爾(G.J. Mendel)由碗豆實驗察覺遺傳定律,俄國科學家門得列夫(D.Mendeleyev,1869)由當時地球已知元素發現週期表的存在,並預測未來可能被發現的元素,都是這種能力的極致表現。

自然被認為是知識的核心。就如同美國一位自然學家John Muir曾經說「假如你拾起一片樹葉然後思考它,你會瞭解這片葉子與地球上其他每一樣東西的關聯」。只要孩子花點時間來享受及辦別大自然所賜予的一切,即能夠充份啟發所有的洞察力及經驗。當然,這也是家長能提供給小孩及自己最有價值的禮物之一。

二、自然探索智慧的發揮

簡單的說,自然探索智慧是指人能認識植物、動物和其他自然環境(如雲和石頭)的能力,即是關切自然,對萬物有強烈好奇,喜歡觀察自然,對大自然的美有深刻感受,並且能夠瞭解自然環境並與之和諧相處的能力

或是指對自然特別瞭解或有志研究自然的人,特別能理解自然界的變化,如動植物學家、海洋學家、天文學家、地質學家、生物學家、環境生態學家、環保人士、生態攝影家、園藝工作者、國家公園巡邏員、動物園管理員等。

這項能力較為優異的人,能夠輕易的區別動、植物、天文星象,喜歡接近大自然,喜歡種植、飼養動物、登山、潛水、旅遊等活動。

像孩子喜歡戶外活動,深深喜愛自然界的生物,從一隻小昆蟲到一棵巨齡的大樹,都是他研究的對象;還會花很多時間運用放大鏡、望遠鏡做不同的觀察;喜歡收集標本,對動植物如數家珍。

常接觸大然的孩子較尊重生命且情感豐富,心胸也較開闊,懂得惜物、愛物。有時連一顆小石頭,在孩子的心中,都可能是活的,甚至是可以傾吐心事的對象!

三、家長如何做好引導孩子的準備

<事前準備>

每次都要與孩子討論時間和去處,討論到那裏玩什麼?做什麼?事先應當準備什麼?準備的內容應包括閱讀或講解關於目的地的資料、科普常識或傳說,準備好玩時必帶的工具、儀器和生活用品;還要預料到遊玩時可能遇到什麼困難(如氣候突變,遇到蛇等危險物),應作哪些思想準備和物質準備。要鼓勵孩子克服困難,接受磨煉,勇敢探險,保證安全。

貼近大自然得從小開始,興趣才能持久;喜愛大自然得從家長開始,若家長本身就老嫌泥土髒,孩子多半免不了會對大自然抱持敬而遠之的態度。

<事後紀錄>

活動當晚,引導孩子寫旅遊日記和觀察日記,把所做所想、所見所聞的真實而細微的感受寫下來,把發現的問題、思考過程和解決結果記錄下來,以加強思維、記憶和想像。一二年級的孩子如果還不會寫日記,可以要求他口述活動和感受,家長幫助記錄,然後逐步培養孩子自己寫。

<輔助設備>輔助可以測定感覺器官感覺不到或感覺不精確的一些事物。

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三棱鏡、指南針、尺、量杯、秤、溫度計、濕度計、地球儀等。

四、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然探索智慧

生至六歲的孩子是感覺的探險者,透過感官來獲得知識。要讓幼兒探索自然界的奧秘,就要從小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分類能力、使用基本器具能力以及栽培、飼養、採集、製作等動手能力。歸根到底,就是認識自然界的能力。認識和瞭解自然事物和現象,離不開實踐,大自然是學習科學知識的最好課堂,不要把孩子留在教室裏,要鼓勵他們到大自然中去。

平時刻意詢問孩子問題像是馬路邊的小草如何生長?行道樹樹枝如何發芽?樹葉怎樣掉落?牆縫裏怎麼會長出小草?螞蟻怎樣搬食物?蜘蛛怎樣結網?小鳥怎麼飛?

觀察白天、黑夜、晴天、雨天、春夏秋冬不同的天空,區別晴天、多雲、陰天,觀察月亮的圓缺,認識四季星座的變化,雲彩的變幻。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屋裏也有大自然,如蚊子什麼時候叮人最厲害?鹽怎麼潮濕了?菜刀怎麼生了鏽?屋角怎麼長出了綠苔?山的顏色為什麼會變化?收音機變換了方向為什麼聽不見廣播了?下雨前家裏為什麼悶熱?爺爺為什麼腰疼?

要搶在兒童習慣了大自然中的種種現象之前,啟發他們多提問,多思考,多討論,這不僅是為了豐富他們的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從小給他們一雙帶疑問的眼睛,一副帶疑問的耳朵,一個善於思索、對問題追根求源的大腦。這樣,他們將來才有可能去揭開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奧秘,做出重大的發現、發明和創造。

<方式一>跟新生兒進行面對面遊戲

邊微笑邊緩慢地將臉轉向右側或左側,讓孩子的視線隨著你移動,至少停留幾秒鐘。幫助孩子對周圍的世界有所意識,培養他的好奇心。

<方式二>平時鼓勵孩子在家庭附近的自然環境中玩

<方式三>安排一年四次,需花費半天時間以上的出遊

讓孩子接觸春夏秋冬不同季節大自然的變化。盡可能帶孩子去接觸大自然不同的面目,接觸多種自然現象,尤其是要多接觸原始的自然狀態,如大海、沙漠、森林、沼澤等等平時較難見到的去處

另外,每12年最好到較遠的地方去旅行一次。即使天氣不好也可以出遊,讓孩子感受各種天氣的變化。

<方式四>採集大自然

小魚、小蝦、昆蟲、樹葉、野花、種子、各種石頭、礦物及凡是孩子覺得好奇的大自然產物。這些採集來的物品要保存好,有的可以飼養,有的做標本,有的將來做實驗,如種子可以種植,樹枝可做盆景,樹葉可做剪貼畫等。

收集標本,利用標本與觀察大自然玩比較、比對和分類的遊戲。

<方式五>跟孩子說有關大自然的故事或神話

例如達爾文考察大自然的故事、麥哲倫、哥倫布環遊世界的探險故事等。還要多閱讀詩詞文章中描寫大自然的名篇,多學習反映大自然規律的成語。

<方式六>陪孩子閱讀大自然攝影集、旅遊介紹

<方式七>把大自然引進家裡,指導孩子處處留意、細心觀察和記錄。

種豆芽、做麵包餅乾、做菜前解剖雞鴨魚肉、摸自己脈搏與心臟的跳動,觀察燃燒的火焰。

養蠶寶寶、養寵物等給予孩子機會學習責任感及培養對自然學習的態度之外,更直接的建立了孩子們的信心;當孩子們能夠成功的照顧它們之後,也就可以照顧其他及其環境。

<方式八>在家種植物

只要孩子會說話、有自由行動的能力時,就可以開始嚐試著讓他種植植物,一般上幼稚園之後就是很恰當的時機。孩子的喜好有90%受父母親影響,所以想培養孩子喜好植物,父母本身也要有興趣。舉例來說,徜若父母本身就不愛種植,不斷地嫌泥巴髒,那麼長期下來寶寶多半也會抱持這種想法。

香草植物的用途廣,不僅可以入菜還可以泡茶、做餅乾;並有其特殊的味道及外型,對寶寶來說較新鮮、好辨認。

柚子、龍眼、蘋果、橘子等常吃的水果,也是寶寶最棒的大自然初體驗。但水果成長需耗費較長的時間,寶寶的耐性不一定可以維持,因此重要的是過程,藉由發芽、開花的過程,寶寶可以認識生命的源起。

小朋友平時常接觸的蔬菜。如:高麗菜、青江菜、茼蒿等,可以現採現吃的,對寶寶都有頗大的吸引力。媽咪只需找一處陽光充足的陽台,及一個較深的大盆子(如:寶寶的小澡盆,先在底部打幾個洞),拉著再倒入培養土、植入種子,就大功告成。

做觀察日誌也是培養孩子觀察力的好方法。除了親自到戶外認識花草,每天從圖鑑上認識一種植物,也是很棒的經驗。由父母陪著孩子一起探索,使植物自然地融入孩子的世界中,才能使孩子的喜好得以延伸,待孩子長大成人之後,也還能保有愛惜花草的好習慣。

<方式九>玩泥巴

可讓孩子自然地接觸大自然,還有助於其末稍神經的觸覺發展,好處不少。當然如果您真的不方便帶孩子至戶外,陶土也是不錯的選擇,至少不用擔心孩子接觸過多的化學顏料。

<方式十>想辨法解決日常遇到的難題

  孩子總喜歡摺紙飛機,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嘗試找出怎樣摺紙飛機能滑翔得最穩定而達至飛得最遠的效果。或是在玩飛盤時,如何把飛盤丟的高或是丟的遠?怎樣才能又高又遠

家長可以試著在生活活動中問孩子,跟孩子一起想怎樣解決問題,培養孩子觀察這個世界,並思索如何協助世界更美好。

<方式十一>幫他複習學過的動物、植物。

五、培養自然探索智慧的誤區

<誤區一>到大自然中去

常見父母帶孩子春遊夏旅,到風景優美的地方玩耍。孩子穿著漂亮衣裳,背著大包零食,還塞滿了零花錢,出去奔跑了一天,嬉鬧了一天,吃喝了一天,甚至在公園裏踐踏草坪,隨處拋撒廢棄物,最後高興而又疲憊地回家了。

這樣出去玩但所受教育實在是膚淺得很,甚至還產生相當的負效應,如孩子極易養成見美不美、見奇不奇、浮躁不羈、講究吃喝的不良心理。

引導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要有目的性,根據遊覽地的特點、地理條件、季節,確定做什麼,觀察什麼。

到大自然中去不僅要看、要玩,更可貴的是同時要做,如去學習照相、素描、採集、認物、鋤地、釣魚、划船、溜冰、滑雪、爬樹、野炊、露宿、堆雪人、植樹、登山、游泳、放風箏等。

大自然中許多現象是短時間出現的,必須隨時注意,及時引導孩子觀察和活動,不可放過。例如曇花一現,櫻花盛開,油菜花遍野,荷塘月色,大雪覆蓋,電閃雷鳴,暴風驟雨,日食月食,日出日落,蠶結繭,蛇蛻皮,樹發芽,雛雞出殼等等,這些現象短則幾分鐘,長則幾天就消失了,特別要提醒孩子抓住機遇,注意觀察。

<誤區二>怕回答不出問題而逃避孩子的發問

相信很多家長一遇到孩子詢問,「我是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時就很頭痛。家長必須認識到,孩子喜歡提問,並能提得出各種問題,這是他們求知興趣和聰明才智的表現;而善於提問又是推動深入實踐和觀察,充分發展思維和想像,掌握豐富知識的最重要的方法和動力。所以學問是又學又問的結果。

如果家長不知該怎麼回答,或是不知道答案,其實正是機會教育的好時機,引領孩子一起查字典、上網詢問、到圖書館找資料,讓孩子建立解決問題的自主能力。始終要鼓勵孩子善於提出問題,積極思考和討論問題,懷疑不科學的解釋,學習查閱資料和正確解答問題,養成觀察提問的良好習慣。

<誤區三>不需要給小寶寶獨處的時間

  不要無時無刻地拿個玩具在寶寶眼前晃來晃去,這樣做不但不能激發他學習的興趣,反而會令寶寶疲憊不堪,甚至會讓寶寶的觀察範圍縮小,只注意自己眼前的玩具,而減少對其他資訊的攝取。有一種觀點認為,小寶寶需要爸爸媽媽夜以繼日地關懷和照顧,但也不時需要地一些自我空間,一個人玩玩具,或者到處爬一爬。

一旦寶寶確認家長是值得信賴的,並可隨時從家長得到愛和幫助,他就開始了自己的探索旅程。也許你會發現,寶寶經常會拉著你,把一朵花指給你看,或者是拼命地讓外婆去看他發現的一顆星星,其實這些行為都反映了他想建立一種親人支持他走向外面世界的關係。這時家長應該多和寶寶目光交流,這樣可以激發寶寶想要與人交談,進而進行交流的欲望。只有更多地探索和與外界交流才能更好地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讓他們越來越聰明。

 

1:Barkman,1999;Burke,et.al.,1994;Glock,et,al.,1999;Roth,1998)

 

參考書目:

多元智能輕鬆教九年一貫課程統整大放送」-張湘君、葛琦霞

透過科學專題研習促進小學生多元智能發展-蘇詠梅、鄭美紅

幼兒探索精神的培養-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視 覺 空 間 智 慧

 

(本文已於2007年8月廣州「孩子寶貝」雜誌刊登  作者:胡雅茹)

視覺空間智慧是什麼?

視覺—空間智慧就是指人透過眼睛看到外在的事物與空間,並產生相應的反應,也就是眼睛對於線條、顏色、形狀、立體感與空間關係的敏感度,並能不能將視覺所接收到的訊息,在腦中呈現出來。是觀察力、圖像力、美感、空間感、方向感等多種能力的整合能力。 [1] 其焦點在於觀察和設計,既能接受又能表達。

 

二 視覺空間智慧突出的優勢

視覺—空間智慧突出的人視覺非常敏銳,有很好的方向感、空間感、色彩感、線條感,在日常生活中認路記人的本事大,對視覺元素的把握較好。擁有良好的視覺空間智慧的幼兒在繪畫、制模和建造、服裝搭配、圖形記憶方面的表現會更加出色。將來在職業偏向方面更傾向於設計類工作,如建築師、室內設計師、服裝設計、雕塑、攝影師、美術設計……甚至還可能會成為發明家哦!

 

三 測測你的視覺空間智慧

在日常生活中,視覺—空間智慧有許多表現形式,對照下面的表現,你可以大致瞭解一下自己的視覺—空間智慧狀況。

1.做數學題時幾何問題學習得比較好。

2.注重外表的穿著,服裝的搭配常常被別人稱讚。

3.無聊的時候喜歡隨手塗鴉。

4.可以用圖形來表示討論中的問題。

5.喜歡組合模型玩具。

6.喜歡做白日夢。

7.喜歡自己閱讀、看電影、看電視,喜歡看書籍的插圖。

8.當別人轉述內容時,會注意看著對方的表情。

9.對人的臉孔記憶能力很強,只要看過一次,就很難忘記。

10. 喜歡利用地圖來找尋目的地。

11. 說話時臉部表情很多。

12. 喜歡寫作,繪畫,設計,塗鴉,製作表格。

13. 喜歡直接看到東西,而不是藉由別人的描述。

14. 喜歡跟人面對面接觸、談話。

15. 說話的速度比較快,但也可以很安靜,不說話。

16. 回憶事情時,會在腦海中重現當時的畫面。

17. 注意細節,喜歡制定企劃、計畫之後再開始行動。[選自《超強學習力訓練法(第二部大腦的功能)]

 

四 判斷寶寶的視覺空間智慧情況

***日常觀察

當寶寶大一點的時候,爸媽可以通過觀察寶寶平時的習慣來瞭解寶寶的視覺空間能力發展狀況。例如寶寶喜歡塗鴉,看插圖比看文字有興趣,喜歡用鮮豔多彩的顏色來塗鴉,對於馬路上發生的事情記得很牢靠,喜歡自己搭配衣服,喜歡玩拼圖或迷宮,喜歡照相或被照相等,就說明寶寶的視覺空間智慧發展得較好。

 

***遊戲測試(適用於3歲左右的寶寶)

媽媽拿兩個玩具,問寶寶哪一個在前面或哪一個在上面。觀察寶寶能不能分辨上、下、前、後。

隨意拿兩個玩具,問寶寶喜歡左邊的玩具還是右邊的玩具(問的時候搖一搖玩具,讓寶寶知道你說的是哪一個)。觀察寶寶能不能分辨左右。

跟寶寶玩藏寶遊戲,讓他先去房間外面,告訴他等媽媽說藏好了,就可以進來找兔子娃娃。觀察寶寶知不知道內外的概念。

玩積木時要求寶寶把積木排列成一長排,並按媽媽的指示,依序將最遠、最近、中間的積木取來,觀察寶寶能不能理解遠、近、中間的概念。

跟寶寶玩躲貓貓遊戲,指定寶寶躲的位置,如“你去躲到電視跟音響中間的位置,用右手捂住右耳,左手抱著肚子。” 觀察寶寶能不能理解。

 

 

五 如何培養寶寶的視覺—空間智慧?

媽媽可以通過遊戲或結合生活中的細節有意識地培養寶寶的視覺—空間智慧。從培養方位的概念、顏色的概念、幾何的概念開始進行,如果寶寶還不太會說話,媽媽可以讓寶寶用手指指出正確的答案。

 

***<方式一>方位遊戲

1.在跟寶寶溝通、遊戲的過程中加入方位概念,例如用“你用左手去拿在媽媽前面的紅色小熊給媽媽!”來取代“你把小熊給媽媽!”

2.看圖畫書時,媽媽可以指著書中的插圖要寶寶說出或指出哪一隻小熊在最前面,哪一隻小鳥停在樹枝的最上面。

3.照鏡子的時候,跟寶寶說說話,例如“動動你的左手,就可以看到鏡子裏的人也動動左手。”

 

*** <方式二>指出插圖的內容物

看圖畫書時,要寶寶說出書中的插圖都畫了些什麼,指出的東西越多越好。也可以要寶寶說說書上的鳥跟一般常見的麻雀、鴿子有哪里長的不一樣,以此來培養寶寶的日常觀察能力。注意在挑選圖畫書的種類時,一定要有認識環境的相關書籍。

 

***<方式三>一起逛街

帶寶寶逛街是培養視覺—空間能力最好的時候,媽媽只要刻意地多跟寶寶說話就行了。例如經過櫥窗時,問寶寶他看到什麼,他最喜歡什麼,離我們最遠的是什麼,最大的是什麼,寶寶自己覺得最可愛的是什麼等類似這樣的問題,之後要求寶寶用手指出來或說出來。如果是走每天帶寶寶散步的路線,可以讓寶寶想想下一家店會是賣什麼的店,或是經過櫥窗時讓寶寶說說有沒有哪些佈置跟昨天不一樣。也可以常常變換散步的路線,讓寶寶有機會從不同的方向行走來認識周遭環境。

 

***<方式四>自己搭配衣服

毎天早上幫寶寶穿衣服時,媽媽可以先挑選兩套衣服讓寶寶自己決定想要穿哪一套。等寶寶大一點會自己搭配衣服時,讓寶寶自己決定穿著,來訓練他的美學能力。

 

***<方式五>佈置家裏的環境

在家裏設置一個小角落,讓寶寶自己決定要放什麼東西來進行裝飾。

 

***<方式六>按主題找物品

每天選定一種主題,要求寶寶找出符合的物品。例如:在客廳裏面帶有紅顏色的東西有哪些?在房間裏面有哪些東西是可以戴在頭上的?這可以培養寶寶的日常觀察能力。

 

***<方式七>隨意塗鴉

在家中固定擺放一些紙、色筆,供寶寶隨意塗鴉時使用。寶寶有時塗鴉並沒有特定目的或是主題,有時只是色塊的表現。可以鍛煉寶寶對線條、色彩、形狀的把握,是提升空間智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方式八>填色

要求寶寶畫畫時將顏色填滿,或許寶寶在填色時會用跟線條不同的顏色來填充,這正是想像力的發揮,也是探索環境的開始,媽媽千萬不要要求寶寶畫出跟真實物品一模一樣的顏色。有些填色的書籍也可以買來讓寶寶填色。

 

***<方式九>自己觀察作畫

指定寶寶畫出生活中的物品,或是要求他以積木組合出來。千萬不要“指導他應該怎麼畫,寶寶畫出來後,也不要批評他畫得像不像,只要叫寶寶解釋他的圖就好了,在必要時給予細節方面的提示,讓寶寶重新觀察,並補充畫出。如果有媽媽的讚美,寶寶會更有興趣去完成。

 

***<方式十>畫出故事的畫面

媽媽說故事給寶寶聽後,要求寶寶畫出剛剛聽到的畫面,或是他最喜歡的一段情節。

 

***<方式十一>畫地圖

要求寶寶畫出家裏空間擺設的地圖,或是畫一畫到爺爺家去的路線圖。

 

 

視覺—空間智慧的認識誤區

***誤區一:視覺空間能力發展好的父母,所生養的寶寶這方面的能力也會比較好。

寶寶的視覺空間能力完全取決於後天環境的影響,與父母的遺傳沒有多大聯繫。父母只要在生活中多多引導寶寶,讓寶寶充分接觸環境,再加上合適的培養方法,就一定能看到寶寶的進步。

 

***<誤區二>寶寶美學表現不好,一定要糾正他。

有時寶寶的服裝搭配結果可能不盡理想,但是既然讓寶寶自己選擇了,媽媽就不要干預或推翻寶寶的想法,或是強加自己的想法在寶寶身上,而要讓寶寶自己試著從錯誤中尋找經驗並建立美學能力。

寶寶畫畫的美觀與否還牽涉到手指肌肉發展的狀況,所以媽媽千萬不要急著批評寶寶畫得歪七扭八的。

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這樣的情況會逐漸得到改善。

 

1: Guilford1977)將視覺藝術才能視為視覺圖形智慧,Gardner(1983)將之視為空間智能。空間智慧系對於色彩、線條、形狀、空間、及其間相關之敏感性,能將視覺空間的想法立體化地在腦海中呈現,並能在空間矩陣中很快地找出方向。視覺藝術才能的兒童未必有高成就和高智商,但在空間能力測驗中則能獲得高分。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