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提升腦力 (53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炸薯條等垃圾食物不僅有損牙齒、增加腰圍,而且還有害大腦,會加速大腦老化,關鍵則是其中的反式脂肪。

 

奧立岡衛生與科學大學研究員鮑曼說,掃描老人的大腦後發現,血液中維生素和ω-3脂肪酸含量較高的受訪者腦容量較大,而血液中反式脂肪較高者,腦容量偏小。鮑曼表示,由此可見反式脂肪不僅有害心臟,也有損大腦。

 

反式脂肪可延長食品保鮮期,改善食品口感,常見於蛋糕、餅乾、油炸食品等加工食品,但反式脂肪所含的化學成份會對大腦釋出有害訊號,降低大腦控制食慾的能力。

 

研究發現,零食吃得多,會抑制大腦分泌控制食慾的物質,讓人覺得彷彿一直處於飢餓狀態,結果愈吃愈多,進而上癮。

 

孩子若太貪吃,尤其是嗜食反式脂肪含量高的垃圾食物,大腦智力發展區會受到壓抑,導致兒童難於對新知、新事物產生興趣,長期下來,可能年紀輕輕就健忘、智力也會降低。(取自中時電子報 – 2012228

 

ESI 廣翰思惟-超強快速記憶/心智圖/速讀訓練/考試高手王,請按此處

 

ESI 廣翰思惟-中小學天才-冬令營課程/夏令營課程,請按此處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迷迭香提升在工作或學校的表現?精神藥理學治療進展(Therapeutic Advances in Psychopharmacology)中的研究顯示,迷迭香精油刺鼻且像松樹的香味,可以在執行某些腦力工作時提升速度和準確性。

 

研究人員讓20個人先做減法練習和一份工作,以便了解他們處理新訊息的速度,再於充滿迷迭香氣的工作地點重覆一次,並於實驗後測量參與者血液中1, 8-桉油酚(迷迭香的主要化學成分)的濃度。

 

血液中的這種化合物濃度越高,在這些任務中的表現就越好。速度和精準度更好,但似乎沒有提高警覺。迷迭香究竟如何提高心智能力,尚不完全清楚。

 

如果想要提升學習力,只要喜歡迷迭香的氣味,就可以在工作場所放一些有迷迭香味的乾燥花。在幾世紀前,就有人將迷迭香做為草藥,至少在短期內沒有看到潛在的害處。

 

芝加哥嗅覺與味覺治療研究基金會的主任Alan Hirsch醫師表示,調查結果將芳香療法提升到全新的層級,讓大家開始探索其他氣味會如何影響人類。

 

芝加哥拉什大學醫學中心的Christy C. Tangney博士認為,需要做更多研究,來了解迷迭香是如何或是否會影響我們快速、準確地執行心智運動。(24Drs.com2012-03-03

 

ESI 廣翰思惟-超強快速記憶/心智圖/速讀訓練/考試高手王,請按此處

 

ESI 廣翰思惟-中小學天才-冬令營課程/夏令營課程,請按此處

文章標籤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咖啡給健康帶來的好處多還是害處多,爭辯似乎一直在持續。 每天該喝多少咖啡呢?近日,英國《每日郵報》健康專欄詳細分析,供您參考。

 

每日1杯咖啡到5杯咖啡影響力都不一樣。

 

1杯咖啡

  好處:希臘研究人員對48565歲以上的老人進行研究後發現,每天1杯咖啡可以保持動脈健康、穩定血壓。英國布里斯託大學對600位志願者的調查也表明,每天1杯咖啡可以增強腦力。

  壞處:咖啡因需要8個小時才能被完全排出體外,所以如果下午3點或4點以後喝咖啡,很容易出現睡眠障礙。

 

2杯咖啡

  好處: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研究發現,200毫克咖啡因,相當於兩杯咖啡的含量,可以預防記憶力下降和老年痴呆症。《國際運動醫學雜志》的研究也表明,運動前30分鍾喝咖啡有助提高成績。

  壞處:如果是孕婦,咖啡攝入量應少於兩杯,否則會增加流產風險。

 

3杯咖啡

  好處:《美國化學醫學期刊》刊載的研究發現,每天3杯咖啡可將女性患卵巢癌的風險減少1/5。每天喝3杯的男性,患膽結石風險降低40%

  壞處:美國2006年的研究表明,每天3杯咖啡使心率增快,血壓稍微上升,可能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4杯咖啡

  好處:美國猶他州大學的研究發現,4杯咖啡約含400毫克咖啡因,可將口腔癌和喉癌風險減少39%。此外,還可降低結腸癌、乳腺癌和II型糖尿病的風險。

  壞處:每天4杯咖啡將風濕性關節炎風險增加1倍。

 

5杯以上

  好處:東京研究人員對9萬人長達10年的研究發現,每天5杯咖啡可以將肝臟損傷的風險減少3/4

  壞處:咖啡因干擾鈣的吸收,會增加骨質疏鬆風險。喝太多會加速體內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流失。在升高血壓的同時,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阿波羅新聞網2011-05-24來源:生命時報)

 

ESI 廣翰思惟-ESI中小學天才-冬令營課程/夏令營課程,請見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

ESI 廣翰思惟-超強快速記憶/心智圖/速讀訓練/考試高手王,請見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list/node/1304002487000/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研究人員說,一天吃進兩千大卡以上的人比較容易喪失記憶。

美國梅友診所研究人員說,他們找了三組人做實驗。一組每天吃進的卡路里不到一千五,一組吃進一千五到兩千一,另一組吃進兩千一到六千大卡。

 

結果顯示,每天吃進兩千一百大卡以下的人記憶力不會有明顯變化。不過,超過兩千一百大卡的人出現記憶喪失的情形會增加兩倍。

研究人員建議,要是不想癡呆最好吃少一點,吃得健康一點。(中廣新聞網2012214

 

ESI 廣翰思惟-ESI中小學天才-冬令營課程/夏令營課程,請按此處

ESI 廣翰思惟-超強快速記憶/心智圖/速讀訓練/考試高手王,請按此處

文章標籤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共有兩篇新聞報導喔,要都看完才行,不然你會自己嚇自己,以為45歲開始就要失智了。

───

根據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今天(6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人類的認知能力從45歲起就開始下降,而不是一般認為的要到60歲才會出現。

 

這項研究報告指出,中年就開始出現認知能力下降,已經獲得證明。中年的定義為45歲至49歲。

 

法國流行病學暨人口衛生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in Epidemiology and Population Health)與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研究人員,從1997年起,對5,198名男性和2,192名女性進行長達10年的觀察,志願接受調查者為45歲至70歲曾經被納入長期健康研究的倫敦公務員,他們接受3次有關記憶力、字彙使用情形、聽力與視力的測試。

 

結果發現,因為精神方面的原因,45至49歲男性中,有3.9%的人出現認知能力下降;65歲至70歲男性認知能力下降的比例為9.6%。至於女性,45至49歲認知力降低的比例為3.6%,65歲至70歲的比例為7.4%。(中央廣播電台 – 2012/1/6)

 

40歲就可能發生記憶力衰退 

 

一般認為60歲開始才會發生記憶衰退,但BMJ期刊上一項新研究發現,記憶與其他心智衰退可能提早幾十年發生。

 

研究人員針對英國公務員進行了一系列的腦功能檢測評估,發現45歲開始就有記憶、推理與理解力衰退的證據。該篇研究是首度嘗試追蹤40-50多歲者的認知技能,這些人的心智衰退雖屬中度,但確實是事實,研究結果對於未來的年紀相關失智的研究與治療相當重要。

 

法國流行病學與人民健康研究中心Archana Singh-Manoux博士等人檢視了進行中的「Whitehall II」這項英國健康研究的資料,1997年以來的十年中,約有5,200名男性和2,200名女性分別進行過三次檢測,以評估記憶、心智推理和語言,研究對象進行檢測時的年紀介於45至70歲。

 

將教育程度納入考量之後,檢視各年齡層的記憶、推理、語言流暢度(除了詞彙之外)的多種檢測。結果發現,十年評估期間,檢測開始時的年紀為40多歲的男性,心智推理降低3.6%,60多歲者則是降低9.6%,女性也有類似的年紀相關衰退。

 

Singh-Manoux博士表示,研究結果強調了未來將年輕成人納入老化、記憶衰退、其他年紀相關心智衰退疾病之篩檢的重要性。

 

研究老化對腦部之影響的Francine Grodstein博士指出,這些研究必須要相當大型,因為65歲前發生心智損傷者不多,藉由檢視年輕成人的心智衰退,該研究提出了未來研究、甚至是臨床實務的新指標,未來可能要從45歲開始努力預防失智;不過,研究結果並非意味著40、50、甚至60歲者有嚴重、未確認的記憶損失。

 

她表示,好消息是,一般人在40或50歲左右發生的衰退程度相當小,這篇研究並不是說40歲左右者有許多人會發生失智。

 

雖然新研究並未檢視生活型態對記憶的影響,其他研究認為,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並降低心臟病發作和中風風險,也可預防年紀相關的心智衰退。Singh-Manoux博士表示,越來越清楚哪些對我們的心臟和腦部健康比較好。(2012/1/12 24drs.com)

 

ESI 廣翰思惟-冬令營課程/夏令營課程,請按此處

ESI 廣翰思惟-超強快速記憶/心智圖/速讀訓練,請按此處

文章標籤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喝汽水有害健康 器官肥大恐中毒

 

不少人常把汽水當水喝,常喝碳酸飲料,除了容易發胖外,其實對健康的影響,比你想像地還要嚴重,因為常喝汽水,會讓隱藏脂肪不斷增生,導致體內器官肥大;此外,汽水含有毒成分,喝多了自然不健康,倒是最新研究發現,多喝咖啡,可以幫助減少罹患糖尿病。

 

丹麥團隊日前展開研究,將實驗對象分成4組,每天分別喝汽水、熱量相同的牛奶、低卡可樂以及水,連續觀察6個月,結果發現,喝一般汽水的人,在肝臟、骨骼等器官內,多了許多對人體有害的隱藏性脂肪,也就是說,器官會因此變得肥大,即使改喝低卡可樂,內含的人工甜味劑,也可能導致腦細胞受損。

 

另外,許多汽水都在成分中,添加了具有毒性的「溴化植物油」,讓味道喝起來更好,但這種物質卻可能導致飲用者皮膚和記憶受損,甚至發生神經異常的中毒症狀;專家指出,汽水中常使用高果糖玉米糖漿,但原料多為基因改造的農產品,這些食物對健康的長期影響,還不得而知,但把汽水喝下肚,等於自己也成了實驗室的白老鼠。

 

倒是最新研究發現,喝黑咖啡對健康好處不少,大陸一項研究顯示,咖啡中某些成分,能抑制有害物質在人體內累積,可以有效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每天喝4杯黑咖啡,機率更顯著降低50%:但專家提醒,若是咖啡過量飲用,或是加太多糖,反而會導致其他疾病,適得其反。(TVBS2012年2月3日

 

ESI 廣翰思惟-冬令營課程/夏令營課程,請按此處

ESI 廣翰思惟-超強快速記憶/心智圖/速讀訓練,請按此處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因決定會不會失智,雖然佔有將近1/4的影響力,不過還有3/4可以努力的地方。

-----

基因影響年老時的心智敏銳度

 

基因對於我們年老時能保有多少心智敏銳度有所影響,研究發現,基因對年老時的心智變化影響佔了24%

 

研究人員分析了約2,000人的基因資料,以確認他們從孩童期到成年期的智力變化;研究對象在11歲和65、70或79歲時檢測他們的一般智力狀況。研究結果顯示,基因對年老時的心智變化影響佔了24%,這意味著,對於我們年老時的智力與心智能力,環境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研究人員希望藉由遺傳演繹應用系統辨識哪些基因和這些變化有關,刊載於自然期刊的這篇新研究,將鼓勵研究者探討基因與環境因素,暸解為何某些人的認知功能優於其他人。

 

Rush神經行為中心主任Clark McKown博士表示,的確,基因對於從孩童到年老時的智力變化有相當大的影響,這項研究在科學上是相當令人振奮且重要的,但仍有許多不確定,如果我們可以釐清心智衰退的基因標記、發展檢測方式、治療方法,我們就可以及早篩檢並介入,以降低風險。這些目前都不可能,但可以期待。

 

不過,基因不是唯一因素,環境因素對於我們年長時維持心智能力也有大幅影響;McKown博士指出,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維持活躍的社交,也有助於維持心智敏銳。

 

Rush大學另一名神經心理學家S. Duke Han博士表示同意,他認為我們現在做的所有事情都會影響年老時發生心智問題的風險,基因不是唯一因素,還有其他可變因素需要注意。(出處: WebMD Health News  作者: Denise Mann  審閱: Laura Martin  2012/2/3 24drs.com)

 

ESI 廣翰思惟-超強快速記憶/心智圖/速讀訓練,請見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list/node/1304002487000/

文章標籤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意外!~很多公司喜歡用開會方式來解決問題,從這篇研究可以發現,團體討論時間越長,大腦活動量越低,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越低,同時女性大腦降低的能力比男性還要明顯。

 

看樣子,管理學說的對,少開會,大家工作更有效率。其實,根據我的觀察,通常都是沒有自信與沒有安全感的主管才會很愛開會或是開會都要開很久。還有一種是很想展現自己權威角色的主管,也一樣很愛開會,然後利用開會時間大大發表陳年故事。

─────

團體決策影響腦活動量 女性最明顯

 

很多人喜歡透過團體決策,互相交流學習。但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最新研究指出,人們在團體中互動時,認知功能較單獨思考時差,腦活動量也會下降,特別是在女性身上的影響最明顯。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科學家利用磁共振成像(MRI)研究大腦如何處理信息小團體的社會地位,探究人類在小團體中的響認知能力以及決策表現。研究人員將測試者安排在一組組的小團體中,告知測試者他們需討論的決策和任務,並藉由MRI觀測測試者大腦的活動反應。

 

結果發現,經過團體不斷的討論,討論時間拉得越長,測試者在研究課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急劇下降。研究也證明,大腦的分工和社會認知過程有深厚的相互交流,團隊的決策和討論,會降低讓個人大腦活動量。但最特別的是,能力下降最多的居然是女性占大多數。

 

領導這項研究的人類神經影像學實驗室主任和精神病研究的蒙塔古博士指出,高科技的神經影像學能夠記錄很強大腦的神經反應,從這些社會線索可以判斷出人類大腦的活動量。一般說來,女性和男性在智商標準占有同樣基準,但從研究發現,「女性大腦活動下降的比例卻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目前研究已發表在本年度的《皇家學會學報》上。(台灣醒報2012年2月1日)

 

 

ESI 廣翰思惟-超強快速記憶/心智圖/速讀訓練,請見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list/node/1304002487000/

文章標籤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每日健康新聞」網站指出,家人親自照顧學齡前的小孩,有助於小孩大腦海馬迴發育,而這個部位主掌學習、管理情境記憶、反應力。

 

大腦海馬迴為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主要處理時間空間上較為複雜的訊息組合,也就是可用文字敘述的敘述記憶(declarative memory)。日常生活中的影像、聲音、氣味等記憶,都可藉由海馬迴的回饋神經網路,使事件記憶保留下來。

 

「每日健康新聞」報導,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教授瓊盧比與研究團隊針對3至6歲的小孩進行測試,讓母親與小孩處在有很多禮物的房間裡,小孩被告知可打開禮物,但必須等待母親填寫完清單後才可打開。根據觀察後,將相處模式分為兩組:一組為母親會幫助小孩調整等待的情緒,另一組為忽略小孩的情緒或嚴厲責罵小孩。

 

當小孩成長至7至10歲時,研究團隊對92位參與實驗的小孩進行腦部核磁共振攝影。結果發現,有母親培養調整情緒的小孩其腦部海馬迴比沒有的成長約10%。

 

盧比指出,這項研究顯示培育照顧小孩的人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不論是父母親、爺爺奶奶甚至於養父母,對於小孩的情緒和行為的發展過程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同時也說明了小孩的培育養成對於腦部發育,有極高的關連性。

 

對於這項研究,美國加州大學精神病學和人類行為的臨床教授羅伯特邁爾斯表示,大腦結構會受到成長期的心理和社會環境方所影響。父母親應該每天多花時間與孩子相處,15至20分鐘的談話、安慰,都可以幫助提升小孩的整體素質。千萬不要失去與小孩相處的耐心。目前研究已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台灣醒報2012年1月31日)

 

 

ESI 廣翰思惟-冬令營課程/夏令營課程,請見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

ESI 廣翰思惟-超強快速記憶/心智圖/速讀訓練,請見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list/node/1304002487000/

文章標籤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家修正大腦語言中樞位置

 

美國研究今天指出,大腦的語言中樞位置,事實上與原本認為的不同研究人員說,醫學教科書需要改寫了。

 

韋尼克氏區(Wernicke's area)長期被認為位於大腦皮質後方,在接收聲音的聽覺皮質區後面。韋尼克氏區是以德國神經學家韋尼克(Karl Wernicke)的名字命名,他在1800年代後期提出此說。

 

不過,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醫學中心的科學家,調查100多項造影研究後的結果顯示,韋尼克氏區事實上是位於更靠近前腦3公分處,且是在聽覺皮質區的前面,而非後面。

 

研究報告主要作者神經科學教授勞舍克爾(JosefRauschecker)說:「教科書現在必須重寫了。」這項研究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2年1月31日法新社華盛頓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ESI 廣翰思惟-超強快速記憶/心智圖/速讀訓練,請見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list/node/1304002487000/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洲人的一項研究發現,體內有一種名叫ABCC9基因的人,相較於沒有這種基因的人,每天大概需要多睡半小時。每五個歐洲人裡面,就有一個有這種基因。研究人員說,這項發現有助於解釋睡眠行為的差異。

 

有一萬多人參加這項研究,研究人員比對他們的睡眠時間以及血液樣本的DNA分析報告,結果證明,人對於睡眠的需求,差異很大,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和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可以說是兩個最極端的例子,柴契爾每天只睡四小時就夠了,愛因斯坦需要十一個小時的睡眠。

 

如果以我們最常聽到的睡眠八小時做標準,體內有ABCC9基因的人,平均需要的睡眠超過八小時。(中廣 – 2011年12月5日)

 

 

發現關鍵酵素 治療失眠有希望

 

睡不著的夜晚很快將只不過是一場噩夢。科學家已經發現腦部的一種化學物,在沉睡與保持清醒間扮演重要角色。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這種化學物太少,腦袋就會打盹,太多就會睡不著。這個研究結果讓製造出更佳安眠藥的可能性提高。

英國人平均每晚睡6小時又7分鐘,遠低於傳統建議的8小時。每年開出數以百萬計的助眠藥物處方,可是這些藥物不是對每個人都有效,會有頭昏眼花等副作用,且會讓人上癮。

 

最近研究發現,服用安眠藥的人,在任何時候死亡的機率,比其他人多出約36%。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美國研究人員著重在一種稱為calcium kinase的大腦酵素,這種酵素已知與睡眠有關

 

餵老鼠服用讓酵素停止在大腦運作的藥物,可以讓老鼠睡得更多。

令人振奮的是,根據這項發表於「神經科學期刊」(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的研究,服用的劑量很少。(中央社 – 2011年11月23日)

 

ESI 廣翰思惟冬令營課程夏令營課程請見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

ESI 廣翰思惟超強快速記憶心智圖速讀訓練請見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list/node/1304002487000/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睡眠不正常的中年人要注意了,睡眠時數變得不正常可能會使認知功能變更差。並不是睡得越多越好,研究發現睡眠時數變得過少(<6小時)或過多(>8小時)的話,認知功能都比未改變者要來得差,如此惡化程度相當於4-7年的提早老化。

 

此研究包含了5431名中年健康受試者(3972名男性),利用語言記憶、歸納推理、語意理解、發音與語意流暢度及整體認知功能(MMSE)來作為認知能力的指標。兩次睡眠時數調查約間隔6-7年,有58%的男性與50%的女性在這期間沒有改變睡眠量,有改變者則歸類為四組:由低於6小時增加者、由7-8小時增加者、由6-8小時減少者以及由大於9小時減少者。

 

結果與睡眠時數未改變者比較,由原本的7-8小時變得更多者其認知能力作業都明顯較差(語言記憶除外);而由原本6-8小時變得更少者在推理、語言和整體認知功能也都明顯較低。不過奇怪的是並未發現由原本低於6小時變多者其認知功能有所提升。

 

進一步分析睡眠時數與認知功能的關係,發現睡7小時的女性認知功能最高男性睡眠時數在6-8小時間認知功能都相似,低於6小時或高於8小時者認知功能會較低。

 

研究者Jane Ferrie結論說:這結果告訴我們中年人睡眠時數變得不正常與其認知功能下降有關。適量的睡眠是白日執行力的基礎,睡眠剝奪和睏睡都會影響白日表現。且睡眠時數也與生活品質相關,因此睡眠時數與品質對身心健康的的影響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台灣立報 – 2012年1月2日作者:林弘庭、蔡宇哲)

資料來源:1.外電報導: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2011, May 1). Too much or too little sleep may

accelerate cognitive aging, study shows. ScienceDaily.

2.原始文獻:Change

in Sleep Duration and Cognitive Function: Findings from the Whitehall II Study.

 

ESI 廣翰思惟冬令營課程夏令營課程請見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

ESI 廣翰思惟超強快速記憶心智圖速讀訓練請見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list/node/1304002487000/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次新聞發表一篇科學研究,發現失智症患者中,年輕時曾受過腦傷的人,老年失智的比例很高。加上下面這篇文章,我看足球算是一種超恐怖的危險運動了。

────

青少年用頭頂球1000次會永久損傷大腦

 

熱衷踢足球的“小球迷”往往喜歡模仿球星的樣子頭球攻門,然而美國的一項最新醫學研究,青少年經常用頭頂球會損傷腦細胞,甚至留下不可治愈的腦部損傷。

 

研究發現,經常練習頭球的人,其額葉(frontal lobe)和腦後部約5處地方會有損傷,這樣的損傷往往會影響到人的注意力、記憶力和視力。研究人員還專門考察了這些運動員的腦功能,發現他們在言語記憶、手眼協調配合的速度方面表現較差。研究人員估計,青少年用頭頂球達1000次,就會對腦部造成無法治愈的損傷。

 

國際在線報道,美國的一個神經醫學專家研究小組對38名業餘足球運動員的頭部進行了研究。受調查的運動員均從兒童時期便開始接觸足球,他們粗略地估計了自童年起至今練習頭球的次數。研究人員根據次數評估大腦受到的損傷。

 

紐約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發言人表示:“上述研究提供了有利證據,證實用頭頂球會造成腦部損傷。”目前研究小組正將這項發現介紹給家長、學校和運動俱樂部。(中評社北京11月30日電)

 

ESI 廣翰思惟-冬令營課程/夏令營課程,請見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

ESI 廣翰思惟-超強快速記憶/心智圖/速讀訓練,請見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list/node/1304002487000/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歸人蔘9複方」 防中風失智冠全球

 

三總和中醫界組成的團隊發現,將歸、黃耆、人蔘等9種中藥調配的複方藥劑,經過4星期動物實驗,腦神經細胞都出現新生細胞,未來能運用在預防腦部老化、老人失智以及腦中風等保健,對民眾來說可說是一大福音,那吃人蔘雞湯也有相同效果嗎?中醫說,中藥能補氣,但沒有複方效果來得好。

 

到中藥行抓藥,治病兼養生,其實中藥還能預防老人失智,甚至腦中風。中醫師李政育:「可以延緩帕金森氏症惡化,也可以對中風或者修復腦震盪後的修復,或者是腦膜炎後,會引起的行為動作,一些控制失調。」

 

三總神經外科和中醫界組成研究團隊,動物實驗後發現,由當歸、黃耆、人蔘等9種中藥濃縮而成的藥方,餵食老鼠3天,腦神經細胞停止溶解,服用4週後,腦細胞「奇蹟」再生。

 

腦膠質細胞也出現增生狀況,由此可見,吃中藥也能預防腦部老化、腦中風、帕金森氏症等重大疾病,那麼自己燉人蔘雞、當歸鴨,也有同樣效果嗎?

 

中醫師李政育:「原則上以補氣補血補陽的藥物,效果會比較好,只是說你單品的藥物,療效沒有比綜合複方來得有效。」

 

中藥補氣效果好,但畢竟比不上複方藥,這項重大發現,幾乎算是全球第一,去年底取得美國專利,傳統中藥防失智已經不是夢。(取自TVBS – 2012110)

 

ESI 廣翰思惟-超強快速記憶/心智圖/速讀訓練,請見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list/node/1304002487000/

文章標籤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可避免肥胖,預防高血壓和糖尿病,還可延緩大腦退化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指不吸煙,不酗酒,遠離“垃圾”食品,經常運動,控制血壓與血糖等

 

新華社報道,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平均年齡54歲的1352名志願者的健康數據,其中包括血壓、膽固醇和血糖水準、體重和腰圍,並對他們做腦部核磁共振成像掃描以及智力測試,整個研究持續達10年。

 

研究人員發現,吸煙、高血壓、糖尿病及體重超標都是導致大腦退化的潛在因素:

 

對高血壓患者來說,大腦在計劃與決策方面的能力會隨著血壓升高而急速下降;

 

對中年糖尿病患者而言,大腦中負責記憶的海馬區功能衰退速度要快於未得糖尿病的人;

 

對吸煙者來說,大腦容量的縮減速度也較快,尤其是海馬區的衰退速度更是快於其他人;

 

對中年肥胖症患者來說,大腦行政決策的能力往往低於體重正常的人。

 

該大學下屬阿爾茨海默氏症中心主任德卡利表示,雖然大腦退化是自然現象,不可避免,但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延緩大腦退化。研究報告刊登在2日出版的《神經學》雜誌上。(中國評論新聞中評社北京2011/8/3)

 

ESI 廣翰思惟-冬令營課程/夏令營課程,請見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

ESI 廣翰思惟-超強快速記憶/心智圖/速讀訓練,請見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list/node/1304002487000/

文章標籤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已經放過類似的報導了,年紀越大並不會讓你的頭腦越差,腦細胞也不是隨年齡而死亡就不再長新的腦細胞。聰明與智慧,都是要靠多多動腦,常常用腦才會得到的,所以少看電視吧!

─────

據稱,大量研究證明,腦子並不會像身體那樣,在中年階段開始衰老,並不是年齡越大,腦細胞越少。相反,中年階段,腦細胞更新更快。腦組織中的髓磷脂含量在中年階段是最高的,它會強有力地推動腦的運轉。

 

中老年人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想不起電話號碼,或記不起老友的名字,常抱怨說自己的腦子不好使。但據一項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人腦智力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長,人腦的機能也越來越出色,腦黃金年齡應該在40歲到60歲之間。

  香港《文匯報》引述《每日郵報》報道,“西雅圖縱向研究”機構早在1956年開始對6,000人進行調查,每7年測試一次。結果發現,這些人在40至60歲之間的認知表現,比20歲時好得多中年人在詞彙記憶、空間感及解決問題方面表現得更為出色,但在數字記憶、運算能力及感覺速度(按鈕的速度)方面表現欠佳。 (中國評論新聞中評社香港2011/7/28日)

 

ESI 廣翰思惟-超強快速記憶/心智圖/速讀訓練,請見

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list/node/1304002487000/

文章標籤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獲“搞笑諾貝爾獎”的澳洲科普達人卡爾博士日前來台巡迴演講。卡爾(Karl Kruszelnicki)精力充沛。他是澳洲最知名的科普教育學者,在廣播、電視台的科普節目廣受年輕人歡迎。

 

卡爾很關心教育,“高中不應該是進入大學的訓練所”,他說,不管澳洲或台灣的中學生,每天為了補習或上才藝班,往往要到晚上十一點才能回家,隔天一大早又要起床上課,“根據研究,青春期的孩子每天至少要睡十個小時”,卡爾收起搞笑,嚴肅地說。

 

台大這學期開學典禮上,校長李嗣涔曾勸勉台下的新生要“早睡早起上第一堂課”,但卡爾指出,研究報告顯示,十三到廿歲的青春期,由於體內褪黑激素較晚分泌,晚上較難入睡;這個年紀的青少年需要至少睡九到十小時。

 

“如果每天少睡廿三分鐘,一個原本成績可以拿A的學生,可能會掉到C”,卡爾表示,研究報告發現,沒睡飽的學生做IQ測驗平均約少七分,在生理上也會造成焦慮、過胖、行為違常等不良作用。他建議,青春期的學生,學校上課時間應該可以晚一點。(中國評論新聞2009-10-11來源:台灣《聯合報》)

 

小孩多運動 功課跟著好

 

根據1份國際研究,運動量較大的兒童,在校成績也會比較好。無論是在下課時間、體育課、還是在上學途中運動,都會有效。

 

研究人員寫道,原因可能是當孩子充分運動時,舉止較佳、專注力也跟著提升;或者是因為體能活動會促進血液流到腦部,讓心情變好。

 

這項研究發表在「小兒及青少年醫學月刊」(Archives of Pediatrics & Adolescent Medicine),正值美國學校普遍減少體能活動時間,以換取更多時間準備學科考試。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醫學中心(VU UniversityMedical Center)的辛赫(Amika Singh)從事這項研究,她表示研究結果意味學校應將學業和運動排列優先次序,而家裡也應有相同態度。

 

辛赫說:「運動可以是孩子騎腳踏車上學任何你想得到的體能活動都行,不限於標準的課堂體育課。

 

辛赫和研究同事檢視14份研究,這些研究拿兒童體能活動量與各項學科成績做比較,如數學、語言以及普遍思考與記憶測驗等。當研究人員詢問學生花多少時間運動時,發現體能活動率較高的學生,課堂上表現也較佳。(路透紐約2012/1/4日電)中央社(翻譯)

 

ESI 廣翰思惟-天才夏令營/天才冬令營,請見

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

文章標籤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些飲食對預防失智症很有幫助,年輕人也要多多攝取,才會讓頭腦保持高速運轉的能力喔。

────

營養好 思慮清動腦快

 

攝取優良飲食有助減少大腦萎縮。大腦萎縮為阿茲海默症的症狀之一。研究發表在美國神經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的「神經學」(Neurology)月刊。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研究員偕同俄勒岡衛生科學大學(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的科學家,以104名平均年齡87歲的老人為研究對象,特別測量老人血液中的多種營養素濃度,而非依據通常較不精確可靠的食物問卷,此舉在類似的研究中是第1次。

 

研究人員特別指出,血液中含有高濃度的維生素B、C、D與E,以及在魚類中最常發現的健康油脂,對心智敏捷程度與大腦體積有正面影響。

 

至於那些大量攝取反式脂肪的老年人,在認知測驗的表現上不如那些營養攝取佳的老人。而油炸物、速食以及較不健康的食物最常充斥反式脂肪。(摘錄自譯者:中央社,法新社華盛頓2011/12/28日電)

 

ESI 廣翰思惟-超強快速記憶/心智圖/速讀訓練,請見

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list/node/1304002487000/

文章標籤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吃鬼小心囉,吃太多了,會影響腦發展,節食會長壽又可以預防癡呆症耶~

────

要頭腦常保年輕,訣竅可能是少吃一點。義大利科學家今天發表報告指出,嚴格控制飲食產生的分子處理過程可能使腦部免受老化侵襲。

 

美國期刊「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刊登了1項在老鼠身上進行的實驗,實驗過程研究人員只餵食老鼠原本飲食份量70%的食物。

科學家發現,嚴格控制卡路里攝取可促使蛋白質分子CREB1作用,活化大量對長壽和腦功能有益的基因。

 

羅馬天主教聖心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Sacred Heart)醫學院一般病理學研究所的主要研究作者潘尼(Giovambattista Pani)說:「我們希望透過像藥物之類的方式,找到活化CREB1的方法,如此就可以不用節食就達到預防腦部老化的效果。」

 

研究人員之前就發現,節食的老鼠認知能力和記憶力較佳,侵略行為較少,且可預防或延緩老年癡呆症,但未找出原因。

 

研究指出:「就目前所知,CREB1可調節重要腦部功能,如記憶力、學習、焦慮等,甚至對老化造成的腦部活動減緩或損害也有幫助。」(法新社華盛頓2011/12/19日電 中央社徐嘉偉)

 

台灣醒報:吃七分飽 可保大腦青春活力

 

如何讓你的大腦青春永駐呢?義大利研究發現,如果只吃「七分飽」就可以激活腦中的長壽分子(CREB1),讓你有個青春的腦袋。研究人員表示,未來希望運用研究結果開發新藥,讓人們不必透過辛苦的飲食,就能讓大腦永保青春。

 

澳洲媒體報導,許多研究都指出,過度肥胖通常會對大腦造成不好的影響,如減緩大腦運作、導致大腦衰老、帕金森氏症等;但若能適當的控制飲食,就能讓大腦青春永駐。

 

報導也說,義大利的研究指出,大腦中有一種被稱為CREB1分子,會影響大腦中如記憶、學習、焦慮控制、壽命等運作功能,研究人員發現,當實驗中的老鼠受到飲食上的限制時(一天只吃70%的食物),就能激活大腦中的CREB1,並延長牠們的壽命。

 

研究人員表示,當減少熱量攝取時,就能增加腦中的CREB1,他們也透過研究中的對照,發現CREB1對大腦運作的重要性,如實驗中的老鼠透過飲食調節,也明顯改善他們的記憶能力。

 

研究人員也說,未來會運用研究結果開發新的療法,防止大腦退化及衰老,如開發新藥等,即使不用嚴格控制飲食,也能達到效果。台灣醒報記者陳思翰綜合報導20111222

 

ESI 廣翰思惟,請見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

文章標籤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篇中有句話說得好:不要把任何單一營養素當作防治癡呆症的靈丹妙藥。睡得好+多動腦才是重要的預防癡呆的好方法。

 

─────

這可能是你第一次聽過這種事,不過,富含維他命B複合體的飲食,可能有助於讓你的腦部不會受到老化影響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像是雞肉、蛋類與海魚,以及像是豌豆、四季豆等豆科植物,都含有維他命B群營養素

 

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研究人員發現,飲食中攝取許多維他命B複合體的人,記憶測驗表現較好,且較不會出現與癡呆症相關的腦部變化。

 

資深研究員奧羅達(Rhoda Au)博士說,這個研究結果更增添了證據力,即我們在有生之年的飲食會讓腦部老化有所不同。

 

不過,她提醒不要把任何單一營養素當作防治癡呆症的靈丹妙藥。

 

她說:「我們要傳達的訊息是,在中年維持健康且平衡的飲食是非常重要。」之前研究發現,含有魚類、蔬菜與橄欖油的地中海式飲食,可能有預防效果。

 

為了這項研究,奧羅達博士詳細檢視了長期心臟健康的研究調查。

有近140036歲到83歲的成人,在1991年到1995年填寫飲食問卷。接著,他們在1998年到2001年接受記憶與其他認知能力的測驗,並做了核磁共振(MRI)腦部掃描。

 

研究發現,維他命B複合體攝取量為前1/4的男性與女性,記憶測驗結果比後1/4的人佳。

 

即使把教育、脂肪和熱量攝取量等因素列入考量,結果還是如此。(中央社 – 20111125

 

ESI 廣翰思惟國際教育機構請見

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

文章標籤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