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分別有四家新聞媒體報導這件事情,發現中央社翻譯的法新社跟路透社內容,比較有深入一點的東西,而中國時報跟新頭殼的內容幾乎一樣。現在都只發現臉書上朋友的數量跟大腦構造有關,但是仍無法證明這項改變是好還是壞。

 

使用臉書可能改變大腦構造

 

英國一項研究指出,人們在臉書(facebook)上朋友數量的多寡,與4個大腦區域的「灰質」大小直接相關,社群網站的使用,可能改變人類大腦構造和社交生活。

 

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對125名常上臉書、平均有300位「朋友」的大學生以3D進行腦部掃描,結果發現臉書的朋友數量,與其腦部杏仁核、右側顳上溝、左腦顳中迴以及右內嗅皮質等4個部位中的「灰質」量相關。這些大腦區域與社交互動、記憶與自閉症有關。

 

「灰質」是處理訊息的腦部組織,過往研究發現,腦部杏仁核的灰質數量和「真實」世界的交友程度及朋友圈大小有關;另外3個區域則和社交網站的朋友數量有關。

 

研究團隊將進一步研究,社群網站的使用是否會刺激大腦杏仁核和另3個區域產生更多灰質,還是這些部位灰質本來就較多的人更善於交友,所以在現實和虛擬世界都擁有較多朋友。

 

專家指出朋友多不見的好,有時「灰質愈多,和比較容易分心有關」,現在尚無法說明上網對人腦是好是壞。

 

研究人員現在關心的是,與交友直接相關的大腦結構是否會隨時間改變,經常上網(尤其是社交網站)是否可能改變人腦構造。(新頭殼newtalk 2011.10.20 徐千雅/綜合報導)

 

社群網站可能改變大腦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社群網站可能改變人類的大腦構造,和人類的社交生活。

 

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對倫敦一百廿五名大學生作3D腦部掃描,結果發現網友在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的朋友數量,與其大腦某些部位的灰質數量變化,有直接的關聯。

 

研究人將進一步探究,是使用社群網站刺激了大腦杏仁核和另三個區域(右腦顳上溝、左腦顳中迴、右內嗅皮質)更多灰質的生成,還是這些部位灰質本來就比較多的人,更善於交友,所以在現實和虛擬世界的朋友都比較多。這些區域與社交互動、記憶與自閉症有關。

 

研究人員之一的金井良太表示,現在令人感到振奮的問題是,跟交友直接關聯的大腦區域的結構是否隨著時間而改變?這個問題有助於回答網路是否正在改變人類的大腦構造。

 

以前的研究已經發現,腦部杏仁核的灰質數量,與現實交友的複雜程度以及朋友圈大小有關。另三個區域與社交網站的朋友數有關,但與現實世界的交友情況無關。( 2011/10/20中國時報)

 

臉書朋友多 腦部4區域變大

 

研究發現,1個人在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上的「朋友」數量,與4個大腦區域的大小有直間關連;使用社群網站改變人腦的可能性因此大大提升。 4個區域已知和記憶、情緒反應和社交互動等有關。

 

研究人員之一、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College London, UCL)的金井(Ryota Kanai)指出:「目前令人最興奮的問題在於,這些結構是否會隨著時間而改變?這能夠幫助我們回答1個問題:網路是否改變人腦?」

 

金井和同僚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觀察125名大學生的腦部,並與共40人的另1組觀察結果交叉檢查。前組的125人在臉書上都很活躍,平均年齡為23歲。其中46人為男性。

 

他們發現臉書上的朋友數,和杏仁核、右側上顳溝、顳中迴以及內嗅皮質中的「灰質」數量,具有強烈的相關性。灰質是處理信息的腦部組織。

 

其中,杏仁核的灰質厚度和「真人朋友」數量也有關,但其他3區似乎只和網路上的聯繫相關。

 

這些學生平均擁有大約300名臉書朋友,其中最多的高達1000名。

 

率領研究的UCL神經科學教授芮斯(Geraint Rees)表示:「線上社交網站影響力無遠弗屆,但是其對人腦的影響,我們卻所知甚少,讓許多聲稱網路對人有害、毫無根據的揣測應運而生。」

 

研究今天刊登於英國期刊皇家學會報告生物科學版(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未參與研究的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約翰森-柏格(Heidi Johansen-Berg)認為研究結果很有趣,但不代表臉書是變聰明的捷徑。

 

她說:如果你今天新加100個朋友,明天你的腦子也不會變大。」「這項研究無法告訴大家網路到底對人腦是好是壞。中央社(翻譯)路透倫敦2011/10/19日電)

 

臉書朋友多少?看你腦就知道

 

科學家發現,跟在臉書(Facebook)沒多少朋友的受試者比起來,擁有很多臉書朋友的人,腦部共3個區域不但較大,結構也較緊密,且此3區都和社交能力相關。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的金井(Ryota Kanai)指出3區當中,上顳溝和顳中迴「與社交感知相關,例如觀察他人眼神,或從臉部表情察覺社交cue點」;內嗅皮質則「可能與人臉和人名的記憶有關」

 

不過,率領研究的UCL神經科學教授芮斯(GeraintRees)表示,大不見得就是好。「有些例子剛好相反,指出灰質越多,和比較容易分心、嘗試更專心應付某件任務有關。」

 

芮斯表示,這項新研究開啟了許多關鍵問題,包括腦部社交區域較大,是否就能擁有較多朋友?這些區域是否會受到線上社群網站影響而改變?這些都需要更多研究才能解答。

 

我們還不清楚真正的關聯。(處理線上網路的灰質)比較多到底好不好?」

 

研究今天刊登於英國期刊皇家學會報告生物科學版(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芮斯團隊共觀察了125名大學生的腦部。他們平均年齡為23歲,其中46人為男性,且平均擁有大約300名臉書朋友。((法新社巴黎2011/10/19日電)譯者:中央社楊盈)

 

ESI 廣翰思惟國際教育機構請見

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記憶
    全站熱搜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