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眼太多全身累 眼睛過勞牽動五臟六腑

 

電腦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要,但是專家說,眼睛長期聚焦在電腦螢幕上,一天下來會覺得全身疲憊,甚至頭痛、失眠等現象,從中醫角度看,眼睛與身體經脈相互連通,眼睛過於勞累就會牽連五臟六腑。

 

中新網報導,眼睛聚焦需要眼部、頸部和肩部不同肌肉和神經的相互協調。研究顯示,眼睛長時間聚焦時,肌肉的緊張度會降低,影響大腦皮層調節肌肉運動的區域,從而使其對頸部、肩部肌肉運動的控制失調,引起肌肉張力增高。當這種緊張長期不能緩解時,相應部位就會出現慢性疼痛。

 

所以,眼睛可說是最容易受到疲勞侵襲的源頭,當雙眼疲勞時,眼眶周圍會難受、疼痛,眉心酸脹,出現怕光、流淚等症狀,還會頭暈眼花、頸肩酸痛、全身疲乏等情況。

 

專家說,要想避免這種情況,就不要長時間高強度用眼,看電腦、電視不要超2小時,每隔45分鐘休息10分鐘,可以看看遠處、喝點水或活動一下眼睛。另外,電腦最好調低一點,座位稍微調高一些,這樣可以讓眼睛睜得小一點,比較能保持眼部濕潤。(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10/04/12 13:05)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我繼續聆聽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我就再也不想革命了。」這是德國電影「竊聽風暴」裡面引述自俄國革命者列寧的一段台詞



 

創造力=體驗熱情

 

根據最近的研究結果指出,胎兒在母親腹中,可聽到外界的聲音,可分辨出是母語或是別的語言,並對此做出不同的反應。所謂語言,不僅是表達出的意思有所差異,還有著音響及音調、強弱等各種屬性。孕育在母親胎中的小小生命,首先是將語言當作一種「音樂」,聆聽著父母親的聲音。

所謂音樂,對人類來說,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呢?若由腦的功能來判斷,與音樂有關的,並不只有判別「音」而已。為了真正理解聆聽音樂時的這份喜悅,必須拆解音樂成立的過程。這些都來自音樂的重要元素——韻律、旋律、抑揚頓挫等,也就是音與音連結的關係。這些要素,如何在時間軸上排列出來,是非常重要的。

日本天才型的腦科學作家茂木健一郎不斷鼓勵讀者,藉由累積、感受生活中不同的體驗,激發生活的熱情,將會為大腦帶來前所未有的刺激與活力。只要願意實行,這個讓大腦進化的方程式,將會永不停歇。(摘錄自<<音樂腦一切皆誕生於音樂>>一書)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學研究:防癌飲食

 

醫學研究:日吃5蔬果 降低罹癌效果有限

 

根據一項對50萬名歐洲民眾進行的醫學研究,每天吃5蔬果對降低罹患癌症效果有限,預估只能減少2.5%的罹癌機率;這個結果和之前其它研究宣稱的50%降癌效果,有很大差距。

 

不過研究人員強調,多吃水果和蔬菜仍對健康很有幫助。

 

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人每天至少應食用5份蔬果,以預防癌症和慢性疾病2003年,英國政府以此為公共健康宣導重點。

 

紐約西奈山醫學院(Mount Sinai School ofMedicine)的研究小組,對歐洲10個國家進行調查,他們將受訪者的生活型態,諸如吸菸、運動等都考慮在內,發現蔬果的進食量與減少罹患癌症的關連性微弱。

 

研究人員說,最好的情況是,每天2份蔬果,男性罹癌的機率可降低2.6%,女性則可降低2.3%

 

在發表於「全國癌症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這篇研究報告,研究人員指出,他們不能排除那些食用較多蔬果的民眾,生活方式較健康,因此他們罹癌的機率也較低。

 

哈佛大學教授魏勒特(Walter Willet)在同期發表的文章指出,雖然吃蔬果無法大幅降低罹患癌症,但是部分蔬果裡含的成份仍有很重要的預防癌症效果。

 

例如番茄裡的茄紅素(lycopene)有助預防攝護腺癌,花椰菜的成份也可以預防大腸癌。990407(中央社更新日期:2010/04/07 19:31 )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7日專電)

 

吃綜合維他命 乳房容易長腫瘤?

 

瑞典研究發現,婦女固定服用綜合維他命,乳房比較容易長腫瘤。

 

瑞典「卡洛琳卡」研究院花了十年時間,追蹤三萬五千名中老年婦女的健康狀況。結果發現每天都吞一顆綜合維他命的婦女,得到腫瘤的機會比不吃的人高了兩成。不過,他們強調,長腫瘤應該跟維他命的關係不大。

 

研究人員說,會吃維他命的人多半是生活不正常的人。為了補充養分才吃藥。因此,他們懷疑,腫瘤發生率高還是跟生活習慣有關。不過,他們也擔心,綜合維他命會增加胸部組織,刺激腫瘤生長。(中廣新聞網更新日期:2010/04/06 15:05)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人新主流-家,變了

 

家庭,擁有愈來愈多面貌,很難對家下一個完全的定義。

 

謝文宜認為,愈來愈多人寧願選擇同居一輩子,不要一張結婚證書,只要男女雙方都同意,這也是一個家。

 

家庭的價值觀和定義都和過去不再相同。

 

面對生兒育女的壓力,女人擁有更多工作的自由權後,還是得在追求自我和「做個好媽媽」間痛苦掙扎。

 

生育高峰期的二十五到二十九歲,嫁做人婦的比例僅三成;四十歲到四十九歲女性,每四人就有一人沒有婚姻束縛,選擇離婚或終生拒婚、懼婚。

 

政府要提高生育率,就要針對孩子設計政策,不要堅持有婚姻的人生孩子才給保障。但不論是政府或社會,顯然還無法接受這樣的觀念。國內在沒有婚姻狀況下所生的孩子,去年約三.六%,歷年平均約四%。

 

兼顧工作與家庭的例子:

 

1.目前擔任亞太市場策略規劃行銷的工作高璐華強調,女人千萬不要覺得有了孩子,就得放棄工作,大可以選擇一家願意照顧員工的好企業。好比說,「有了孩子,我就與老闆溝通,希望不要安排我接任大中華的職務,以免在北京和台北兩地奔波,最後公司也接納了。」

 

2. 雅芳行銷處長的工作。結婚10年,5年級中段班的楊嘉慧剛開始,看到兒子跌倒時第一個找的是褓姆,不是自己,心中也很不是滋味,後來母親提醒她說,每天幫兒子換尿布、洗澡、餵奶,這些都是粗活,「不要用粗工換細工」。

想通之後,每天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我就一定花時間陪兒子說話,或是推著娃娃車到附近散步,讓兒子每天看到媽媽回家,就知道快樂的時間到了,腦海中記的都是這些黃金片刻golden moment(作者:李筑音  出處:Cheers 59 2010/03)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人要」的大學與大學生

 

曾幾何時,大學與大學生成了燙手山芋。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私立大學連捐給國家,國家都不要。

 

今年起,由立德大學開始被合併,「我的大學不見了」將成為百萬大專生,及家庭得面對的新議題。將進一步演變為台灣「大學教育不見了」的嚴重扭曲。

 

後段班的大學學生少,彼此刺激不夠,與外界互動少,所以很容易變得沒有危機意識。沒有社團動手實作,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機會也較缺乏。

 

資源分散,為求生存,教育品質很難堅持,傳統師生關係正遭到嚴重挑戰。

 

一位台大畢業的法律系教授指出,他原想效法老師,每學期當掉三分之一學生,讓學生好好讀書,但學校卻出面阻止。原因是教育部對招生總額控管,如果當太多,重修生佔名額。而新生繳全額學費,重修生只繳學分費。

 

法律系是畢業生失業率最高的科系之一。為了幫學生考司法官與律師,東吳大學十年前開始幫學生辦模擬考。

 

一間北部私立綜合大學法律系也討論,為了協助學生考試,要不要像補習班一樣,幫學生蒐集考古題。「我們的畢業生一定考不上律師、司法官,所以我都很鼓勵學生去考高普考。我學期中、末考試就從裡面出題,」這位助理教授說。

 

這種扭曲的高教生態,在可預見的未來,隨著少子化只會愈來愈扭曲。

 

東海大學校長程海東強調:「大學未來的議題就是轉型與退場。不該分公立或私立,不是績效或辦學不好的問題,而是供需根本不平衡。」

 

大學生失業問題,凸顯了台灣高等教育扭曲的現實。緩慢而牛步的退場機制,會不會讓高等教育慢性自殺,繼續遺害未來的年輕人,台灣已無可迴避。

 

台灣博士班的問題,恐怕比大學生更嚴重。

 

台灣十年成長三倍的博士班畢業生,未來因缺乏固定的教職,變成「流浪教授」。因為教職缺乏保障,大學教授動輒被逼退、取代,根本失去探索學問的自由度,「大學這樣玩,就玩完了。」

 

就算大學不倒,每年將有二千八百位(約五成)博士畢業生找不到教職。

 

台大社會系近期學會研究成果:二一七年,保守估計,台灣光社會系將有一八位博士生找不到教職。這些庫存博士要消化二十年,這還是最保守的估計,因為我們沒有把在歐洲念書的人計入。而且未來每一年還會有新的博士畢業生。

 

從數字看,台灣博士班這十五年人數成長了三倍,現在在學人數有三萬人。如果以博士班平均得念六年來計算,台灣每年會有五千位博士畢業生,在未來會進入職場。

 

以日本來比較,日本總人口數約為台灣五倍,但一年博士畢業生也只有兩千五百人。

 

博士生很多,好處是台灣水準很高,因此IMD評比裡,台灣人力素質很高。但壞的一面是浪費,台灣的教授一個人指導的學生多,很難充分的指導。以往,念博士班成本比較低,因為學費低,又有獎助學金。現在博士班學費也不低,很多博士生得花時間打工,怎麼把書念好?

 

台灣各大學廣招博士生,真的是為了學生嗎?還是根本是為了爭取教育部經費?

 

碩博士生點數比較多,老師為了讓自己開課與評鑑時,有足夠的點數而已。大學教授是否已經變成既得利益者?講好聽一點是造育英才;講難聽一點,我們以後可能會被罵,是踩在學生身上,在享受資源。

 

現在科學園區都在用派遣人力了,未來,如果有這麼多漂流的博士,大學難保不會用派遣教師。台灣的大學這樣玩,就被玩完了(摘錄自天下雜誌 作者:陳一姍 444 2010/04)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