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溝通時的心裡盲點
曾任台北市新聞處處長、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教授游梓翔分析,這是因為一般人有幾個心理上常見的盲點:
認為「對事不對人」,只要講「該講的話」就好,不必浪費時間照顧別人的感受。
殊不知,「人的因素才是造成工作做不好的原因,」游梓翔說。特別是主管對部屬說話,每個字都附帶「鼓勵?否定?或是摧毀?」的訊息,「教別人一件事還連帶罵他比我笨太多,對方很容易把溝通轉為『保護我的自我跟攻擊你的自大』」游梓翔指出,反而偏離「就事論事」的目標更遠。
同儕之間,「心直口快」的常見說法其實是種藉口,
「人都不喜歡『不請自來』的批評」游梓翔說。
他歸納出3種角色最不討喜:老師、老鳥、老大。「『老師』永遠把別人當學生;『老鳥』把別人的挫折當成小事;『老大』喜歡輕易表現他能『罩』住你,」游梓翔總結這3種態度的共通點,都是有意無意地「讓別人覺得渺小無知,突顯自己很厲害。」對方即使不當場發作,也絕對不會很愉快。
至於做部屬的,若是讓老闆認為說話不得體,則多半因為沒抓到主管心中「隱藏的議題」(2008年6月作者:盧智芳、吳凱琳)
ESI 廣翰思惟-魅力演說與簡報,請見
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list/node/1304002970000/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