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技術都能讓你隨時隨地找到事做。其結果就是讓人們的生活無可避免地被工作擠滿,如何避免?請見下文研究:
────
你可能認為原因很直截了當:我們因為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才會感覺更加忙碌。但是,這種想法可能並不符合事實。
牛津大學時間應用研究中心的喬納森·傑舒尼(Jonathan Gershuny)說:「男女兩性的總體工作時間則大體沒變。」數據表明聲稱自己最忙的人其實往往並不很忙。
隨著經濟不斷增長,時間的價值也就愈發顯著:任何一個小時都更具價值,增加工時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人們的工作性質也在變化。
管理諮詢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稱之為「知識性工作」的時代改變了這一切。正如《忙碌:如何在一個過度富裕的世界裏茁壯成長》(Busy: How to Thrive in a World of Too Much)一書作者托尼·克拉比(Tony Crabbe)所言,我們生活在一個「無極限」的世界。網路技術都能讓你隨時隨地找到事做。其結果就是讓人們的生活無可避免地被工作擠滿:我們都是精力和能力有限的凡人,卻要去應對無限的工作。
社會壓力要求我們無論在辦公室還是家庭都能輕鬆搞定一切。但是,這些要求不僅難以達到,甚至根本無法企及。在這種時間壓力下,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看表計算時間也就毫不奇怪了。心理學研究發現,這種緊迫的時間觀念卻往往導致業績下降的結果,同時也削弱了工作熱情。諷刺的是,我們在「忙碌感覺」下的工作效率甚至低於悠閒自得的工作狀態。
經濟學家森德海爾·穆萊內森(Sendhil Mullainathan)和行為科學家愛爾達·沙菲爾(Eldar Shafir)將這一現象描述為「認知帶寬」:金錢或時間上的匱乏感會損害意識,並由此擾亂決策過程。
當你處於忙碌狀態時,你往往會在時間管理上做出錯誤決策–做出你無法履行的承諾,或者專注於無足輕重的小事而耽誤了大事,並由此導致惡性循環:你的忙碌感只會讓你更加忙碌。
最糟的是,這種「忙碌感」已經開始侵蝕我們的休息時間——哪怕只有1-2小時的休息,我們也要讓這段時間富於「生產效率」。「最有害的事情在於,我們把『生產效率』應用於生活領域的做法完全違背了這一概念的初衷,」
19世紀經濟學家托斯丹·範伯倫(Thorstein Veblen)所言,真正的財富勛章是有錢有閒。然而現在,忙忙碌碌反倒成了社會地位的標誌。「社會成功人士往往都公務繁忙,他們好像也理應如此,」傑舒尼說。「要是你問我忙不忙,我會告訴你:『當然忙了——因為我是個大人物!』」
行為經濟學家丹·阿雷利(Dan Ariely)講過的一個關於開鎖匠的故事。在開鎖匠職業生涯的早期手藝很差,花很長時間還常常不小心把鎖搞壞,但人們很愉快地給他開鎖錢,有時還會給小費。隨著開鎖匠技能的提高,他能又好又快地開鎖,客戶們卻開始抱怨他要價太高並且不再給小費。你可能會以為,被鎖在門外的人們只是希望盡快地進家門或車門,但實際上他們真正想看到的是開鎖匠長時間地工作——哪怕這意味著他們要等待更長的時間。
很多時候,我們不僅對他人,也對自己採取了同樣的苛刻態度:我們評價自身價值的標凖可能並不是取得的成果,而是我們花費了多長時間。我們的生活至少部分限於狂亂狀態。委婉地說,這種忙亂實際上毫無意義。也許我們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意識到這一點——如果我們不是忙得那麼活見鬼的話。(奧利弗·伯克曼(Oliver Burkeman)
2016年 9月 27日)
=============
**想看ESI教學相關影片,用電腦閱讀者,請見:
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news-detail/id/69/
用手機閱讀者,請見:
http://www.minmind.com/search/label/%E5%BD%B1%E7%89%87%E8%B3%87%E8%A8%8A?&max-results=10
=============
**想了解更多ESI課程:英文單字文法快速記憶/快速記憶法/心智圖法/全腦式速讀/考試高手特訓/曼陀羅思考法/魅力演說與簡報/中小學天才冬夏令營等,用電腦閱讀者,請見
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
用手機閱讀者,請見
http://www.mindmap-tw.com/
=============
***「天才夏令營TM」、「天才冬令營TM」與五天課程大綱為ESI廣翰思惟針對中小學所設計的學習方法學課程,目前僅提供台北救國團、台中救國團、高雄學苑做為共同招生使用,並無授權其他個人或是組織使用。
***「學習高手TM」、「考試高手TM」完全無授權給任何個人或是組織使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