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腦開發

 

我個人在臺灣大學服務已超過14個年頭,這段不算短的歲月中與學生接觸頻繁,我發現優秀的學生其背後是有許多條件在支持的。除了一些天賦極為聰穎的學生,從不靠補習,僅依靠個人正確有效的讀書方法及不斷努力就可履創佳績。

 

然而大多數的學生,還是需要外在的協助,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近來金融海嘯對學生求學所造成的衝擊,在臺灣大學似乎不如預期的嚴重,顯示臺大學生的父母平均社經地位應該是在水平以上,以此較佳的經濟能力,就能給予其子弟從小有計畫的栽培,包括各種才藝的學習、文藝數理的訓練、潛能開發等課程,到今日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雖然說一個人的成功與遺傳因子非常有關,但後天給予相對較多元的學習環境、機會與經驗,更能造就許多可能性。

 

本篇要繼續延伸說明人類大腦的作用,人的聰明才智決定在幾個因素,除了遺傳基因、腦細胞的多寡恐怕是天生無法改變的之外,腦神經欉的增生、網絡的密度、腦神經欉間的連結緊密度、傳導物質(本項與食物有關以後再談此主題)的供應充裕不斷等等,都是可以依靠後天,藉著不斷刺激大腦來強化他們的功能,所謂刺激就是外在的接觸與學習,古人說「精神愈用愈出」,同樣的,腦力是愈用愈活的。

 

現今社會提倡終生學習,我們也自詡活到老學到老,其真正的意涵是,人如果停止學習,腦部將會因生理自然的代謝大於刺激增生的功能,而急遽退化,屆時記憶力不行了、肢體活動緩慢了,不但自己活得不快樂,還會造成家人的負擔,因此「終生學習」是快樂人生的保障。

 

如果我們將整個人體比喻成一座工廠,大腦自然是老闆,那麼四肢就是員工了,為了使工廠營運正常,老闆與員工間應該協調合作各司其職,老闆必須正確有效地掌握全局,而員工也必須站在工作崗位上完成分內工作,然而儘管老闆可以支配員工,但員工的表現也直接影響老闆的獲益,這兩者之間有著微妙的聯結關係。

 

大家都知道兒童喜歡玩玩具,其實這是上天賦予的本能,是為了奠定爾後的生存條件。因為兒童玩具對於幼兒的成長發育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他們透過指尖的碰觸瞭解外在,運動手指牽動大腦神經欉的聯結,以增進發育,因此不可輕忽嬰幼兒成長每個階段的遊戲,如波動彈珠、雙眼凝視轉動或找尋、肌膚的接觸感受、每一次的攀爬抬腿及跳動等,在在都牽動大腦各方面的成長與發育。

 

因此專家發明了許多所謂的頭腦體操,就是藉著四肢違反常態的運動,來開啟個人腦部平日較不為人知的神秘地帶,每一種不同的動作都有其所要開發的部位,當我們由陌生進入到熟悉,無形中我們的腦部就已得到刺激,功能自然得到提昇。

 

到此,本篇的意涵就已清楚表達,要增進全腦發達,除了大腦(老闆)的知性學習之外(老闆自我學習),別忘了肢體(員工)運動的幫助(員工在職訓練)。本機構的全腦開發是一門極為有趣的課程,正等著大家來一窺究竟,相信只要進入寶山,絕不叫你空手而回。(本文作者:廣翰思惟教學總教練Philip張義方,本文受國際法保護)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這篇文章很值得我們大家一起反觀自己,從小到大,我們受到了多少家長、師長、權威者給我們的教訓,而不是教育。

 

為了得到高分,為了滿足父母的想法,我們的創意思考的能力就這樣被拋棄了。

 

在拋棄創意思考能力的同時,我們也拋棄了自信。

 

看到這篇文章不禁想起我曾經幫廣州的雜誌社寫過一篇文章;

 

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去幫助他解決難題

 

小如不喜歡鋼琴老師,因為老師不苟言笑,上課時還會打人,所以小如很討厭上鋼琴課,回家後也不想認真的練習。

 

父母可以寵小孩,順著小如的心換一個鋼琴老師,可以很快速地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小如學到了甚麼呢?小如學習到的是,只要能把自己的問題丟給具有權力的人(通常是父母),就會有人幫他解決了。

 

父母也可以用強硬態度逼小如,告訴小如學鋼琴對他有多好,把鋼琴學好是小如的本分,不管喜不喜歡都要去做。這種方式一樣可以把事情解決,但小如學習到以後遇到事情時,如果自己屬於權力大的一方,就用高壓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如果自己屬於權力小的一方,就乖乖的聽話照做。

 

以上兩種方式,無形中教導孩子以權力大小來衡量要不要去做,而不是以事情合理不合理來衡量;以權力大者來判斷應該怎麼做,而不是動腦筋想想有沒有雙贏的方法。

 

萬一孩子常處於弱勢的一方時,孩子就會常覺得被迫做他不想做的事。若孩子常處於強勢的一方時,孩子也會以反抗、叛逆的行為來展現想法,甚至強迫別人照自己的意思做。

 

以下就是由我的好友佩怡轉寄給我的原文。分享給大家。(本文作者:台灣學習力訓練師Monica,本文受國際法保護)

=================

 

核子物理學之父歐尼斯特 ‧拉瑟福當他在擔任皇家學院校長時,有一天接到一位教授打來的電話:「校長大人,我有個不情之請,要拜託你幫忙。」。

 

「大家都是老同事,幹嘛這麼客氣?」

 

「是這樣的,我出了一道物理學的考題,給了一個學生零分,但這個學生堅持他應該得到滿分。我和學生同意找一個公平的仲裁人,想來想去就閣下你最合適 ……

 

「你出的是什麼題目?」

 

題目是: 如何利用氣壓計測量一座大樓的高度?」校長大人如果是你怎麼回答?

 

「還不簡單,用氣壓計測出地面的氣壓,再到頂樓測出樓頂的氣壓,兩壓相差換算回來,答案就出來了。當然也可以先上樓頂量氣壓,再下到地面量氣壓。只要是本校的學生都應該答得出來。」

 

「對,你猜這個學生怎麼答?他答說:先把氣壓計拿到頂樓,然後綁上一根繩子,再把氣壓計垂到一樓,在繩子上做好記號,把氣壓計拉上來,測量繩子的長度,繩子有多長,大樓就有多高。」

 

「哈,這傢伙挺滑頭的。不過,他確實是用氣壓計測出大樓的高度,不應該得到零分吧?」

 

「他是答出一個答案,但是這個答案不是物理學上的答案,沒辦法表示他可以合格升等到下一個進階的課程啊!」

 

拉瑟福第二天把學生找到辦公室,給學生六分鐘的時間,請他就同樣的問題,再作答一次。

 

拉瑟福特別提醒答案要能顯示物理學的程度。

 

一分,兩分,三分,四分,五分鐘過去了,拉瑟福看學生的紙上仍然一片空白,便問:「你是想放棄嗎?」

 

「噢!不,拉瑟福校長,我沒有要放棄。這個題目的答案很多,我在想用哪一個來作答比較好,你跟我講話的同時,我正好想到一個挺合適的答案呢!」

 

「對不起,打擾你作答,我會把問話的時間扣除,請繼續。」

 

學生聽完,迅速在白紙上寫下答案:把氣壓計拿到頂樓,丟下去,用碼錶計算氣壓計落下的時間,用 x = 0.5 x a x t^2 的公式,就可以算出大樓的高度。

 

拉瑟福轉頭問他的同事,說:「你看怎樣?」

 

「我同意給他九十九分。」

 

「同學,我看事情就等你同意,便可以圓滿解決。」

 

「校長,教授,我接受這個分數。」

 

「同學,我很好奇,你說有很多答案,    可不可以說幾個來聽聽?」

 

「答案太多了,」學生說:「你可以在晴天時,把氣壓計放在地上,看它的影子有多長,再量出氣壓計有多高,然後去量大樓的影子長度,同比例就算出大樓的高度。」

 

「還有一種非常基本的方法,你帶著氣壓計爬樓梯,一邊爬一邊用氣壓計做標記,最後走到頂樓,你做了幾個標記,大樓就是幾個氣壓計的高度。」

 

「還有複雜的辦法,你可以把氣壓計綁在一根繩子的末端,把它像鐘擺一樣擺動透過重力在樓頂和樓底的差別,來計算大樓的高度。或者把氣壓計垂到即將落地的位置,一樣像鐘擺來擺動它,再根據『徑動』的時間長短來計算大樓的高度。」

 

「好孩子,這才像上過皇家學院物理課的學生。」

 

「當然,方法是很多,或許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氣壓計帶到地下室找管理員,跟他說:先生,這是一根很棒的氣壓計,價錢不便宜,如果你告訴我大樓有多高,我就把這個氣壓計送給你 。」

 

「我問你,你真的不知道這個問題傳統的標準答案嗎?」

 

「我當然知道,校長。」

 

學生說:「我不是沒事愛搗蛋,我是對老師限定我的『思考』感到厭煩!」

 

拉瑟福遇到的學生名叫尼爾斯 波爾﹝ Niels Bohr ﹞,是丹麥人,他後來成為著名的物理學家,在一九二二年得到諾貝爾獎。

 

在我們的小學學校考試, 考試題目是:下列哪一個答案不是植物?

  A 桃子, B竹子, C 麥子, D 桌子, E 獅子。

 

小朋友只選了獅子,老師說:「錯,桌子也不是植物。」

 

小朋友不服氣,說:「桌子是木頭做的,木頭是樹砍下來的,

樹是植物吧,那桌子怎麼不是植物呢?」

 

老師說:「不是就不是,你想太多了!」

 

小朋友回家問媽媽,他媽告訴他:「不要想那麼多!」

 

老師錯了嗎?

 

也未必,因為桌子不一定都是木頭做的,也有鐵的、塑膠的, 但問題不在答案是什麼?

 

而在思考能不能展開四方 ?如果我們不給孩子思考的空間,不給他詢問解惑的機會,那他得」到的不是「教育」只是「教訓」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的記憶~增強記憶的第一步

 

若將人類的記憶比喻成電腦的作用,「記」是輸入、「憶」是輸出,電腦在輸入資料,並經由計算處理儲存後,隨時可提供所需資料,其輸出通常大於等於輸入。

 

反觀人類的記憶是透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等五種感官的知覺獲得資訊,進入大腦成為認知後,在需要時能重塑出來的過程及能力謂之「記憶」,而其輸出結果常是小於等於輸入,其原因何在?

 

其實人類的大腦擁有去蕪存菁的自我保護機制,對於平常的、不在意的、無關痛癢的、無意義的、不重要的、與自己無關的種種人事物,通常是「視而不見」或「充耳不聞」的,其結果是自動遺忘,以確保相對的那些重要的、有意義的、吸引人的、有興趣的、不凡的人事物得以保留下來。

 

因此,要想增強記憶力,首先要強化目標物的重要性,當我們將記憶目標物賦予神聖的地位時,自然大腦神經所採取的規格也就會跟著提高。

 

我們不會記得三天前中午吃的便當,但一定不會忘記上個月與心愛的人所進行燭光晚會的點點滴滴,這就是意義不同的結果。

 

我們可能會忘記昨天臨座男同事的新領帶,因為沒人在乎,但數天前辦公室那位辣妹穿的超短花格迷你裙及黑色網襪,恐怕對於許多男士來講是歷歷在目,無法忘懷,因為大家感興趣。

 

這裡要勾勒出增強記憶的第一步就是心理建設,當我們準備好要做任何的學習時,心中應該是充滿期待的,是樂於積極投入的,接著就會發現自己的觀察力無形中變強了、注意力更為集中了、想像力變得發達了、記憶力出乎想像的好-------

 

這種種現象可以引用馬總統很喜歡說的一句話:「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得到驗證,只要我們預備好並下定決心要做好一件事,全身包括大腦所有細胞、神經、組織等將全部配合啟動,至於馬力會開到多大,輸出功率會有多大,那就要看個人對結果的期待有多大了!

 

      而對於過程中的相關方法學容後再討論。(本文作者:廣翰思惟教學總教練Philip張義方,本文受國際法保護)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是我的好友-詹志浩老師所發表的文章,某種程度上與之前我所寫的"除非遭逢巨變,否則人永遠不會改變"這篇文章互相呼應。特別把詹老師的這篇文章"活著"引用過來,分享給大家

========================

活著

2008/02/27 02:03

    曾經有朋友不經意的問起「 詹老師!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當下,腦中一片空白,完全無法思索,整個氛圍大概凝結了三秒鐘之久。實在很難回答,因為從來沒有人這麼直接問過我這問題,也或許身為講師,多少有些自我形象的身分矜持,告訴自己一定要有異於常人的答案,才會在一時之間無法回答。但總是不能一直僵在那片刻,只好在全然沒有考慮的狀態下,給了

最直接的答案「活著」…

    這答案可妙了,一個不加思索的「活著」,當時朋友又問「什麼是〝活著〞?」,可又考倒我了。還好我反應機制夠快,直接聯想後加以說明一番「有一個人已屆耳順之年,卻始終渾渾噩噩地活在世間,每天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無米明日憂的日子,完全不認識自己,更不知道自己生命的價值;

而另一個人,只活到三十歲就過世,但他在世時,熱愛生命中的每一個片刻,珍惜生活中的每一段機緣,他生平所做的一切奉獻,成為後人效法的榜樣,他的精神可以說與我們常相左右…你覺得前後兩個人哪一個人算活著。」就因為這一問一答之故,這「活著」的感覺一直跟隨至今,約莫十年之久,一直以來不斷地提醒自己要活著,要清清楚楚的活著,也因為不斷的提醒,所以潛意識也不停的搜尋可以感覺活著的各種關鍵元素,好讓自己在不惑之年能找到繼前進的理由。

 

不只是要清清楚楚「活著」

    其實「活著」除了要活得清清楚楚之外,要判定一個人是死是活,可以用「生命跡象」(vital signs)來檢測,其中包含了呼吸、心跳脈搏、體溫。透過些檢測可以從生理狀態中得知一個人是否還活著,但是光有這些條件並不足代表「人」真正活著,那只是一般動物的判斷條件。我們是人,與動物相較之下,我們應該從呼吸、心跳、體溫這些現象中找到「活著」的意義。

 

    就從「呼吸」談起吧,人從一出生吸進第一口氣,生命就從此開展,直到臨終時呼出最後一口氣,便結束這人生的一切,所以生命就存在呼吸之間。人可以七天不進食,三天不飲水,但無法三分鐘不呼吸,而我們可否覺察到,每一口呼吸帶來的意義。人的呼吸是一種氣體交換,同時也是能量釋放的交互循環動作,組織細胞在進行新陳代謝時,會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所以需要透過呼吸攝取不足的氧氣、排除多餘的二氧化碳。而我們在生活中,思想和觀念的新陳代謝都太慢,常常產生「生活缺氧」現象,甚至「二氧化碳中毒」(過去塵積已久的觀念想法),所以要活著就要時時保持創新,對於知識和觀念要時常更新。

 

    再來談談「心跳」,透過心臟器官的收縮與釋放可將血液輸送到全身然後再回流至心臟產生一個循環迴路,同時將呼吸所帶進身體的氧氣藉由血液運送到所需要的地方。所以除了血管的狀態好壞之外,心臟壓縮的強弱度也決定氧輸送的順暢度。生理結構功能是如此,但在生活層面呢?常言道「哀莫大於死」,人最害怕的莫過於喪失人格鬥志,即所謂心死,可引喻為對週遭人事的感覺,連結至生命的感動及心動,進而產生的行動和互動,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對週遭環境的感動聯結消失了,就像一個人沒有了心跳一般,那就算是「活著」

 

    最後,讓我們來探討「體溫」這生命跡象,身體本身有調節溫度維持恆溫的功能,身體保持一定的溫度,使所有器官在良好的環境下維持應有的機能回到生活中,我覺得人也要保持一定的熱力與活力,人際關係要維持一定的溫度,過熱不好,太冷也不宜,適度的人際熱力,可以將心動及感動轉換為行動與互動,才能感染身邊的人,也就是要保持一定的生命熱誠

    總結以上個人的淺拙觀點,從生命跡象中的呼吸、心跳、體溫來偵測一個人是否「活著」,同時也應該從觀念思想上保持更新與創新,生活上對週遭環境事物的心動及感動,還有人際關係的互動和對自我生命熱誠所產生的行…種種現象,來證明這個人是否真的「活著」。

如此,從內在的生理跡象延伸至外在的生命現象,可得知「活著」的意義。

您的決擇是什麼?

    某次的課程中,聽到一個這樣的故事「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莊,所有村民都仰賴僅有的一口水井維生,一天這賴以維生的水井被下了毒,喝了井水的村民都會發瘋,精神錯亂,有人開始拒喝這井水,但方圓幾十里內沒有任何的水源,如不喝這井水就必須面臨渴死的下場。」

    這時老師要我們選擇喝與不喝,想活就得喝下這會令人一輩子發瘋的水,喝就必須與死神相會。有人選擇喝下井水,因為活著就有希望,好死不如歹活,等哪天醫學發達了,或許會有辦法醫治,但有些同學覺得如不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活著,跟死了有啥兩樣,兩種不同的聲音在教室裡沸沸洋洋的爭論起來,您的決定是什麼呢?

 

    不論您是專程還是路過此地,感謝您耐心地看完這篇文章,請在「回應」中留下您的決定……(待續)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反對澳洲的研究結果

看到下面這篇報導,如果沒有深入去了解他的意義,大概會被新聞報導的標題給誤導了。

這個研究是以中學生為對象,最重要的結論是父母對孩子在功課上的影響大,同儕對孩子的情緒影響比較大。

我不知道這個研究有沒有仔細去探究為什麼同儕影響孩子的情緒較多的原因,會不會有一種可能是因為父母太過囉嗦了,孩子的心與父母較為遠離,所以反而凸顯出同儕影響孩子的情緒較深。

姑且不論那些特殊的親子關係例子,但是如果就表面意義來看,父母若真的持續不斷的對孩子嘮叨的話,那麼孩子的心會離父母越遠,而更傾向同儕。

父母想要讓孩子多多念書的方法有很多,根據我的教學經驗來看,父母若選擇嘮叨囉嗦的方式,或許會讓孩子去多念一點書,但是在孩子的潛意識中,父母卻會漸漸失去孩子的心。

(本文作者:台灣學習力訓練師Monica胡雅茹,本文受國際法保護)

=================

澳洲研究:嘮叨對孩子有用 父母要堅持

父母對孩子嘮叨是有用的!

澳州研究人員說,有時候父母碎碎念,孩子似乎沒反應,不過他們還是聽進去了。雪梨大學研究員馬丁說,只要父母師長堅持下去,不輕易放棄,對孩子都會有影響。

馬丁研究了三千多個澳州中學生的學習動機、專心程度、做功課的狀況、出席情形以及在校心情。馬丁說,父母對孩子在功課上的影響比同學大,而同儕對孩子的情緒影響比較大。所以,父母千萬不要以為孩子似乎沒聽就放棄嘮叨;事實上,不斷要孩子讀書、關心孩子,對孩子確實有用。

馬丁說,父母師長對孩子的影響反映在功課上,朋友的影響在情緒上。孩子不喜歡學校,多半是交友出了問題。(中廣新聞網更新日期:2009/05/28 13:35)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