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搶救台灣要靠生小孩

 

先是台北市,過去六年內,幼托機構從一千家,到現在僅剩四百多家。

 

未來三年,全台國中小學要減招一千多班,學校周邊商店服務業,面臨經營危機。

 

四年後,台灣人口出現負成長

 

錄取率逼近百分之百的大學,十年內將倒閉三分之一

 

之後,房市供過於求,內需市場乏人問津,大部份的公共建設,淪為人煙稀少的蚊子館。

 

最後,每一個青壯年勞動人口,要扶養一.五個退休又無收入的老人。

 

長庚大學醫務管理系教授陳寬政計算,如果按照內政部人口政策白皮書的目標,台灣婦女生育率在二一五年,要回到OECD國家平均一.六的標準(台灣目前為一.二),這就表示,每年要多生十萬個嬰兒。

 

在未來五年內,總共要新生一百五十萬個嬰兒,才養得起沉重的未來。

 

搶救生育率之外,實質薪所得停滯、貧窮等長期困擾台灣社會的難題,關鍵之鑰,都在於解決婦女的困境。

 

婦女大量加入勞動市場,她面臨家庭、工作與薪資的種種不平衡待遇,都牽動台灣最根本的核心問題。

 

既然,生育率低嚴重衝擊台灣的經濟、財政和競爭力,而解決生育的關鍵,又在幫解決婦女困境,有哪些政策,是讓婦女在未來五年「願意生、養得起」一百五十萬新生兒的鼓勵?

 

【首先,增加公立托育機構】

 

台灣公托機構數量僅私托機構的九分之一,私立收費又比公立多出三倍以上,很多受薪婦女擠不進公托,又負擔不起私托。學者曾經建議,目前很多小學招生不足,可利用閒置教室,改辦公立托兒所。

 

【其次,大學設置家庭宿舍】

 

婦女生育力從十五歲開始進入高峰,三十歲後走下坡。偏偏這個階段的婦女,大部份還在校園讀書。研究人口學的台大農化系副教授陳玉華建議,大學可以仿效國外大學,設置家庭宿舍,因應在學婦女婚育的需求。

 

【第三,將提高生育率視為施政優先重點,幼教經費必須再提高】

 

教育部一年花在幼教的經費,不過十三億,只佔教育部經費的百分之一。另一方面,台灣家庭愈來愈多元,政府發放幼兒津貼,應該直接補助嬰幼兒,而非補助家庭。法國就是採取直接補助嬰兒的政策,生育率從一.二,大幅提升到一.九。

 

ECFA簽不簽?重要。

 

健保漲不漲?重要。

 

五都選舉贏不贏?重要。

 

但解決女人生育、就業、家務勞動、所得偏低的困境,創造一個對婦女公平、對小孩友善的環境,對台灣未來長遠發展,顯然更關鍵。更何況,做這些事,不至於出現朝野荒謬對立,最後落得一事無成吧?(摘錄自天下雜誌更新日期:2010/04/06 15:53 文/蕭富元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