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好友-詹志浩老師所發表的文章,某種程度上與之前我所寫的"除非遭逢巨變,否則人永遠不會改變"這篇文章互相呼應。特別把詹老師的這篇文章"活著"引用過來,分享給大家
========================
活著
曾經有朋友不經意的問起「 詹老師!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當下,腦中一片空白,完全無法思索,整個氛圍大概凝結了三秒鐘之久。實在很難回答,因為從來沒有人這麼直接問過我這問題,也或許身為講師,多少有些自我形象的身分矜持,告訴自己一定要有異於常人的答案,才會在一時之間無法回答。但總是不能一直僵在那片刻,只好在全然沒有考慮的狀態下,給了
最直接的答案「活著」…
這答案可妙了,一個不加思索的「活著」,當時朋友又問「什麼是〝活著〞?」,可又考倒我了。還好我反應機制夠快,直接聯想後加以說明一番「有一個人已屆耳順之年,卻始終渾渾噩噩地活在世間,每天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無米明日憂的日子,完全不認識自己,更不知道自己生命的價值;
而另一個人,只活到三十歲就過世,但他在世時,熱愛生命中的每一個片刻,珍惜生活中的每一段機緣,他生平所做的一切奉獻,成為後人效法的榜樣,他的精神可以說與我們常相左右…你覺得前後兩個人哪一個人算活著。」就因為這一問一答之故,這「活著」的感覺一直跟隨至今,約莫十年之久,一直以來不斷地提醒自己要活著,要清清楚楚的活著,也因為不斷的提醒,所以潛意識也不停的搜尋可以感覺活著的各種關鍵元素,好讓自己在不惑之年能找到繼續前進的理由。
不只是要清清楚楚「活著」
其實「活著」除了要活得清清楚楚之外,要判定一個人是死是活,可以用幾個「生命跡象」(vital signs)來檢測,其中包含了呼吸、心跳脈搏、體溫。透過這些檢測可以從生理狀態中得知一個人是否還活著,但是光有這些條件並不足以代表「人」真正活著,那只是一般動物的判斷條件。我們是人,與動物相較之下,我們應該從呼吸、心跳、體溫這些現象中找到「活著」的意義。
就從「呼吸」談起吧,人從一出生吸進第一口氣,生命就從此開展,直到臨終時呼出最後一口氣,便結束這人生的一切,所以生命就存在呼吸之間。人可以七天不進食,三天不飲水,但無法三分鐘不呼吸,而我們可否覺察到,每一口呼吸帶來的意義。人的呼吸是一種氣體交換,同時也是能量釋放的交互循環動作,組織細胞在進行新陳代謝時,會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所以需要透過呼吸攝取不足的氧氣、排除多餘的二氧化碳。而我們在生活中,思想和觀念的新陳代謝都太慢,常常產生「生活缺氧」現象,甚至「二氧化碳中毒」(過去塵積已久的觀念想法),所以要活著就要時時保持創新,對於知識和觀念要時常更新。
再來談談「心跳」,透過心臟器官的收縮與釋放可將血液輸送到全身然後再回流至心臟產生一個循環迴路,同時將呼吸所帶進身體的氧氣藉由血液運送到所需要的地方。所以除了血管的狀態好壞之外,心臟壓縮的強弱度也決定氧氣輸送的順暢度。生理結構功能是如此,但在生活層面呢?常言道「哀莫大於心死」,人最害怕的莫過於喪失人格鬥志,即所謂心死,可引喻為對週遭人事物的感覺,連結至生命的感動及心動,進而產生的行動和互動,所以在生活中如果我們對週遭環境的感動聯結消失了,就像一個人沒有了心跳一般,那就不算是「活著」。
最後,讓我們來探討「體溫」這生命跡象,身體本身有調節溫度維持恆溫的功能,身體保持一定的溫度,使所有器官在良好的環境下維持應有的機能,回到生活中,我覺得人也要保持一定的熱力與活力,人際關係要維持一定的溫度,過熱不好,太冷也不宜,適度的人際熱力,可以將心動及感動轉換為行動與互動,才能感染身邊的人,也就是要保持一定的生命熱誠。
總結以上個人的淺拙觀點,從生命跡象中的呼吸、心跳、體溫來偵測一個人是否「活著」,同時也應該從觀念思想上保持更新與創新,生活上對週遭環境事物的心動及感動,還有人際關係的互動和對自我生命熱誠所產生的行動…種種現象,來證明這個人是否真的「活著」。
如此,從內在的生理跡象延伸至外在的生命現象,可得知「活著」的意義。
您的決擇是什麼?
某次的課程中,聽到一個這樣的故事「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莊,所有村民都仰賴僅有的一口水井維生,一天這賴以維生的水井被下了毒,喝了井水的村民都會發瘋,精神錯亂,有人開始拒喝這井水,但方圓幾十里內沒有任何的水源,如不喝這井水就必須面臨渴死的下場。」
這時老師要我們選擇喝與不喝,想活就得喝下這會令人一輩子發瘋的水,不喝就必須與死神相會。有人選擇喝下井水,因為活著就有希望,好死不如歹活,等哪天醫學發達了,或許會有辦法醫治,但有些同學覺得如不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活著,跟死了有啥兩樣,兩種不同的聲音在教室裡沸沸洋洋的爭論起來,您的決定是什麼呢?…
不論您是專程還是路過此地,感謝您耐心地看完這篇文章,請在「回應」欄中留下您的決定……(待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