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速讀理解課後 , 目標就是每一個人都能在50分鐘內讀完一本厚達268頁的書 , 並且繪製出自己的筆記-mindmap 。 這次的練習已經有超過一半的人能做到這一點。

 

同時在加速學習力訓練課上 , 我們也要學習怎樣在一邊聽講下, 一邊快速抓重點、整理重點。

 

雅芳是清大碩士畢業的 , 在學習過課程後 , 閱讀速度與抓重點的能力表現越來越好 , 這是在30分鐘內,大家分享完丟掉50樣東西, 找回100分的人生這本書後 , 雅芳當場把每個人所發表的內容 , 快速整理成一張mindmap。

丟掉50樣東西,找回100分人生

很多人因為放不下一切,只好放棄夢想。——曹蘭
  

「放」的快樂是很久的,「得」的快樂是一時的。——金惟純
  
看見美好未來的方式很多,但最簡單、最不求人,卻一直被遺忘的方法,就是:丟東西!
  
我知道你一定不相信,但是,丟掉50樣東西,你想要的好事確實會發生。
  
20件很少穿的衣服,只算一樣,丟掉。
  
一直沒用完的洗髮精、N年沒打開的文件、勾起往事的紀念品、舊照片、甚至是msn的連絡人……都丟掉。
  
什麼是「50樣」、而不是20樣、30樣?作者蓋兒.布蘭克說,無論你丟棄的是曾經具有多重大意義的東西,你都得持續地

丟,至少丟滿50樣。在這過程裡,你一次次檢視自己需要什麼、該拋開什麼,你將變得越來越能凝聚「勇氣」、越來越能明

快的「做決定」,也越來越善於擺脫內心壓抑、自我設限的聲音。很多時候,你不學會放手,就沒辦法重新來過。

不但要丟,還應該「寫下來」,讓你清楚知道自己完成了哪些部分,當看到自己正在一條不同於既往、更接近內心渴望的路

上大步前進時,就能體會前所未有的新力量(energy)。

永遠不要忘記,你是自己的「米開朗基羅!」——有人問米開朗基羅如何雕出這麼棒的大衛像,他說:「大衛一直在大理石

裡,我只是把不屬於他的部分拿掉。」

在丟的過程中,你會得到煥然一新的想法。有人意外發現自己原來可以創業,而且比以前的老闆還行;有人終於走出喪父之

痛;有人甩掉破碎的婚姻重新開始,也有人和大學時錯過的戀情重逢——在丟東西的過程中,總是會有許多意外的發現。但

不管丟掉什麼,人生都因此更美好。

丟東西之所以困難,是因為你必須作出決定,所以要小心!我們要做的是直接丟掉,不是把東西挪來挪去。十幾二十萬人的

經驗告訴她:只要丟掉50樣東西,就會啟動某種奇妙的動能;你會在不知不覺中把丟掉負面東西變成一種習慣,一種持續的

心態。然後,真正的好事會發生:你掌控自己的人生,生活再也無法擺佈你。

你可能會問:「這得花多少時間?」

蓋兒說:「2星期!朋友,14天就夠了,真的。」

怎麼開始、怎麼決定哪些東西該丟?

無論是看法、信念、回憶、工作、甚至某個人,

1.只要它會讓你心情下沈,或感覺不好,就丟掉。
  

2.如果它只是擺在那裡佔空間,毫無正面貢獻,就丟掉。
  

3.如果你得花很長時間權衡利弊,或煩惱該如何是好,就丟掉!
  

4.別害怕。這是你的人生,你毋庸置疑一定擁有的東西,你丟不掉。
  
東西可以丟掉,「感覺」怎麼丟?放心,我會教你。

作者簡介

蓋兒.布蘭克(Gail Blanke)

紐約暢銷書作家,從第一本著作《妳能掌控人生》(Taking Control of Your Life)就氣勢驚人,賣出五十萬冊的好成績;

《女人,活出妳的夢想》(In My Wildest Dreams,繁體中文版由天下遠見出版)亦榮登《紐約時報》、亞馬遜網站暢銷書

排行榜。本書是她的第四本著作。

身為知名的職涯激勵大師,她的專長是訓練表達技巧,並曾受邀至北京大學演講。她也是成功的企業家,擔任「生涯規劃」

(Lifedesigns)公司總裁兼執行長,客戶包括奇異、可口可樂、HBO等知名企業。

除了上過歐普拉秀,布蘭克也活躍於美國各大媒體,AOL、CBS、CNBC,FOX等電視台都能看見她的身影;《新聞周刊》

(Newsweek)、《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和《讀者文摘》

(Reader’s Digest)等美國知名報章雜誌,亦經常有文章報導她和她的公司。

布蘭克和夫婿吉姆.庫席克(Jim Cusick)育有兩女,現在定居紐約。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仍無法解釋的人類10行為

 

這十種行為或是特性 , 想要用一般性的科學來解釋 , 是困難的 . 因為他都是非邏輯性的情緒索引起的行為 , 人類的大腦左右兩邊功能不一樣 , 但是卻又互相彼此合作 , 對於大腦的探索 , 必需要更深入或是更精密的儀器才能探測出來 , 像是最簡單的直覺能力 , 就是儀器無法測出的 . 在這文章的最後 , 我還是一樣提供左右腦的差異圖 , 讓大家更能理解這是怎麼一回事 .

 

(本文作者:台灣學習力訓練師Monica胡雅茹,本文受國際法保護

 

-----------------------

人類10行為 至今仍無解

(自由時報更新日期:2009/08/07 04:09 )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

 

人類已經能登上月球,解開基因組的秘密,但有些人類行為,卻仍然讓科學家無法清楚解釋原因。最新一期「新科學家」雜誌就列出了十種,包括臉紅、接吻與挖鼻孔。

這人類十大謎樣行為是:

臉紅:達爾文努力解釋為何演化讓我們說謊時會臉紅;當我們臉紅時,他人會有所警覺。然而,有些人認為,臉紅可能有助於化解對立,或藉由洩漏弱點而增進親密。

笑:當我們笑時,提振情緒的腦內啡會釋放出來,這顯然是笑的原因,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發現,平庸的言詞竟比笑話更具「笑果」。

接吻:其原因不可能是遺傳性的,因為接吻並非遍行於所有人類社會,有理論指出,接吻與哺乳以及古人為讓孩子斷奶,而以嘴餵食的記憶有關,這強化了分享唾液與歡愉的關聯。

作夢:佛洛伊德認為夢境表達我們潛意識慾望的理論,已不被採信,作夢被認為有助於幫助我們處理情緒,然而為何我們會夢到怪異景象,則未能妥當解釋。

迷信:該慣常行為沒有進化上合理解釋,有科學家認為,人腦的設計是用來發現模式並推論因果,因此給了不理性信仰的空間。

挖鼻孔:惡心、普遍的習慣,但為何四分之一的未成年人喜歡挖鼻孔?而且平均每天挖四次?有人說這有助於提升免疫系統。

青春期:沒有其他動物會經歷叛逆、難以預測的青少年期。有人認為這段期間有助於在成年期前大腦的重整,或者讓人開始承擔責任前,進行行為的實驗。

利他行為:從進化角度看來,不求回報的給予是怪異的行為,有人認為利他或許純粹出於給予的快樂,或有助於群體的凝聚。

藝術:人類在繪畫、舞蹈、音樂與雕塑的表現或許等同於孔雀開屏,展現自己的求偶能力。但也可能是傳播知識與分享經驗的方式。

體毛:身體長出纖細毛髮,粗硬毛髮則分布於生殖器官的模式與其他靈長類動物相反,有人推測,陰毛粗硬的原因可能與散播氣味、提供溫暖甚至免於擦傷有關。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加油!! 捐款 = 右腦的感性(發心) + 左腦的邏輯(行動)

 

88水災過後,我就在期待慈濟志工會像去年四川地震一樣出來在捷運站募款,結果左等右等都沒有等到。

 

後來我上慈濟網站上做信用卡捐款,由於網頁問題一直不能順利完成,隔天我又打電話到慈濟台北中心去問還有甚麼方式可以捐款。結果只有跑到慈濟中心可以直接開立捐款收據外,用郵局匯款、銀行轉帳、都還要再傳真單據到花蓮慈濟去,在由花蓮開立收據再寄給我。

 

我嫌麻煩地問:如果不要收據的話,是不是就可以不要傳真了呢?

 

得到的回答是:就算是無名氏捐款也是ㄧ樣要開收據。

 

我心想你開收據沒關係,但是我真的很懶得去捐款後再跑去便利商店傳真。於是我半夜再試了網路信用卡捐款一次,就捐成功了。

 

但是在信用卡捐款又遇到了一個小問題,就是以慈濟現有的捐款選項分類,我到底是要選濟貧?建設?國際救助?

 

最後還是又等隔天打了電話去問,才知道88水災要選擇濟貧。

 

有人問我:現在到處要人家捐款的單位那麼多,你幹嘛要堅持慈濟呢?

 

我其實不是慈濟人,我只是長期觀察下來,慈濟人是固定不斷地在做急難救助的活動,所以他們研發出很多因此慈濟人要發揮救助的行動是很有效率又不會浪費資源的。不是那種一時興起,急就章式的、一股腦的熱情。

 

後續從報章雜誌上看到慈濟有研發出加冷水就能煮的泡麵。也看到很多想要去協助救災的熱心民眾,反而把唯一的道路都塞住了。

 

熱情、熱心、慈悲心來自於右腦,右腦是沒有邏輯的,任隨右腦做事有時甚至會壞事。

 

被大家視為冷冰冰的、無情的、只講邏輯的左腦,是保持我們能正確的行動、有效率的行動。

 

人的大腦分成左右腦,左右腦中間有一個胼胝體,不斷地讓左右腦彼此溝通,人類的行為都是左右腦共同交互運作後的結果。

 

對於衝動的人,容易受右腦的情緒影響,需要多一點左腦的冷靜理性。對於冷漠的人,容易缺少大愛的思想,需要多一點右腦的熱情感性。

 

(本文作者:台灣學習力訓練師Monica胡雅茹,本文受國際法保護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單的來說 , 眼腦直映快讀法=全腦式速讀+SQ3R閱讀策略 , 重新統整出一套快速閱讀+高度理解的方法 :

 

SQ3R」是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羅賓遜(F. P. Robinson)一九四六年提出的一套閱讀策略,在美國高中廣泛使用。

 

SQ3R分別代表綜覽(Survey)、發問(Question)、閱讀(Read)、背誦(Recite)、復習(Review)。

 

第一步先讓學生分組,在有限時間內(例如十分鐘),閱讀長篇學術文章並簡報大意。

 

經過幾次強迫練習後,學生不得不學會快速綜覽,辨認不同層次的大標題、小標題、主題句,從結構抓出文章大意、論述邏輯。

 

接著讓學生練習找出問題意識,將文章標題轉化為問句,然後在內文裡「找答案」。如此一來,閱讀原文課本時就有清楚目標而不易迷失,效率也跟著提升。最後,把課本蓋上,回想問題意識和內文間的邏輯、論點,重複幾次,就能強化記憶。

 

學會拆解段落與辨識邏輯的閱讀方法後,下一步是轉換成寫作能力。

 

「聽見自己混亂的講解以後,才知道原來理解不夠」

 

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適合不同學習方式。例如,有些學生是行動型學習者,比起單向講課,更喜歡動手實作、小組討論;有些則是圖像型,透過圖片、流程圖、影片學習時記憶效果較好。

 

透過理解行為、引發動機、掌握方法,大學生可以擺脫「學不好」的命運,自我培養為「專業學習者」,大幅提升學習成效。

 

(本文作者:台灣學習力訓練師Monica胡雅茹,本文受國際法保護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