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甥女蓁蓁在他兩歲的時候,道別的時候他會主動跟對方說:「開車要小心!改天再來我們家玩。」他在家裡一個人玩著積木時,會跟媽媽說:「我好無聊!」有一次蓁蓁的爸爸打電話回家跟他開了一個玩笑,他會跟爸爸說:「好了,好了,上車再聊,上車再聊。」沒有一個大人第一次聽到時不被他嚇一跳,訝異這麼小的小孩說話這麼成熟。

 

現在三歲的他去上幼稚園了,他的同學Albert說要跟蓁蓁結婚,蓁蓁還會回答說:「我們是同學怎麼可以結婚,要長大以後才可以。」

 

其實外甥女是獨生女,在三歲之前,整天在家中只有媽媽陪著他,偶爾到爺爺奶奶家或是外公外婆家玩,也都是跟一群大人相處,很少有其他兒童陪她玩。所以他的學習對象一律都是大人,所以他會模仿大人的語氣與行為。一歲多時,完全不認識字,但是只要看到書本或雜誌,他都一定會拿起來一頁頁的翻下去,直到整本書翻完,他就是在模仿他爸爸看書的樣子。兩歲多時,他就會主動說要去圖書館看書,當然他只看的懂圖片而已。因為他的成長環境接觸的都是大人居多,自然蓁蓁的外在行為表現就早熟的像個小大人一樣。

 

看到蓁蓁的樣子,讓我回想到小學的我,從來不回家唸書的,即使是月考前一晚上,我還是跟爸爸在玩象棋,但是我的考試成績依然可以拿到滿分。因為我都是上課中很認真聽老師講課,有問題就問清楚,放學就跑去跟同學玩、看漫畫或電視,除非有家庭課業才會寫一寫,因為父母白天努力工作,晚上維持大家庭的生活,所以對我的課業通常只看成績單。家裡雖然當時經濟壓力很重,沒錢買玩具,但是只要小孩子想要買書,父母都一定會買下來。

 

因為國二被分配到了A+班要考高中聯考,在當時的社會壓力下,如果沒有考上公立高中等於就是人生有一半是絕望的。這才讓我收斂,我開始回家唸書,但也是一邊算數學,一邊耳朵聽著外面電視八點檔的瓊瑤連續劇。最後,再半玩樂半唸書的情況下,還是不負老師的期望,我考上了景美女中。三年後考上輔仁大學。(當時我的國中學校將班級分成三種:A+班、A-班、B段班,一般錄取率A+班有90%以上考上台北市公立高中,A-班約90%考上台北市公私立高中、高職、五專,B段班大多數是私立高職、私立五專或輟學)

 

很多時候我們在學習時,忽略了學習本意,而改追求名次高低,或是追求學位的高低,以為學位或是證照本身就足以完全表示出自己的能力,殊不知學位本身僅代表知識的累積量,重點是取得學位的過程中對於思考能力的提升才是重點。其實現在很多孩子都很聰明,就是太聰明了,所以濫用小聰明。

 

就像我在青島有一個學生叫做黃敬坤,新世紀小學五年級。聰明到用小聰明來應付大人。有一次他偷懶沒有做練習,擔心在課堂上的測驗達不到要求,於是跟我說要放棄。我比喻他就是龜兔賽跑的兔子,聰明能力好但是愛偷懶,最後就會失敗。黃敬坤回答我說他不是兔子,他是烏龜。於是我回答他:「就算是慢吞吞的烏龜也會不斷的往前一直爬。」黃敬坤:「那我是螞蟻。」我說:「螞蟻也是不斷的每天辛勤的工作儲存糧食。」於是我倆就在這樣一來一往中,說到了近十種動物,最後黃敬坤放棄了他的藉口,決定好好的練習。其實我當時心中想就算他說出他是一塊石頭,我也要告訴他,每一塊石頭都有功用,在路邊可以當椅子坐,在建築工地中,可是很好的地基。

 

人生不是只有一兩年的事情,  輸贏也不是只有一兩次的機會,  在我上了大學後,我的這種非傳統的學習方法讓我輕鬆地得到書卷獎(每班成績第一名)。其實學習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更有競爭力。

 

(本文作者為廣翰思惟國際教育機構 教育長 撰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