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磁場干擾大腦 道德觀會變

 

干擾大腦運作就能左右一個人的道德觀。29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刊(PNAS)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用磁場干擾右耳後上方的大腦「右顳顱頂交界區」(RTPJ)活動,即可改變受試者的道德判斷。研究人員認為,這樣的影響會對刑事犯罪法帶來衝擊。

 

當人們在思考做出特定行為會產生什麼後果時,右顳顱頂交界區通常會有高度活動。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於是在受測者頭皮上架設磁場,在受試者針對一系列狀況做出道德判斷的同時,以所形成的電流干擾RTPJ部位的活動。其中一個狀況是,一名女子「葛瑞絲」拿一杯標示為「有毒」的咖啡給朋友喝,她在明知咖啡「有毒」的情況下還是拿給朋友喝,但其實咖啡裡只有一般的糖,所以她的朋友喝了沒事。研究人員要受測者針對「葛瑞絲」的行為在道德上可否被接受,從1分的「絕對禁止」到7分的「絕對允許」予以評分。

 

實驗進行兩次,一次是受測者先接受25分鐘的磁脈衝再評分,一次是在評分的同時以短暫磁脈衝進行干擾。結果顯示,兩次干擾都打斷受測者大腦道德判斷機制的運作,受測者比大腦未受干擾的控制組更傾向於認為,這種實際上並未對他人造成傷害的行為,在道德上是可被允許的。

 

報告說,「即使受測者認為像葛瑞絲這樣的行為有傷害他人的意圖,應被禁止,但當右顳顱頂交界區活動受到干擾,受試者的道德判斷轉向『沒造成傷害就沒錯』的心態。」

 

報告作者說,沒有RTPJ作用介入,我們的判斷就「結果導向的成分高於信念導向」,亦即類似幼童般著重是否實際造成傷害;而一般人的日常道德判斷和法律判定依據的不只是行為的結果,也考慮行為背後的意圖,「某些情況即使沒有造成傷害,我們也會認為錯誤,特別是一個人認為他或她這麼做及意圖這麼做會造成傷害時。」(自由時報更新日期:2010/03/31 04:11 )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

------------------------------------

6月大嬰兒 就能辨善惡

 

耶魯大學最新研究指出,兒童最早從6個月大開始,就能做出道德判斷,而這種分辨善惡的能力,更有可能是與生俱來。

 

研究人員讓6個月到1歲大的小嬰兒,觀看幾何圖形繪製的動畫片:一顆畫有眼睛的紅色的球,努力地要爬上山坡,黃色的四方形在後面幫忙推,綠色的三角形卻又把紅球推下山。

 

小嬰兒們依專心程度不同,分別看了614次之後,研究人員要他們從「好人」正方形與「壞人」三角形之中選一個,結果80%的小孩都選會幫忙的正方形。

 

第二部影片中,玩具狗想打開盒子,一隻泰迪熊在旁邊幫牠,另一隻泰迪熊卻坐在盒子上擋路,觀看至少6次之後,孩子又被要求選擇喜歡哪隻熊,結果多數人都選友善的那一隻。

 

而在第三部影片中,一隻玩具貓在跟球玩,兩側分別站了一隻兔子玩偶,貓的球掉到右邊時,右邊的兔子會把球踢回去,不過球跑到左邊時,左邊的兔子會抓起球然後跑走。在這次實驗中,研究人員要1歲大的寶寶從兩隻兔子裡選一隻帶走,結果多數寶寶都選了頑皮的兔子,可見孩子對善良與頑皮也有反應。

 

主持這項研究計畫的心理學教授布魯姆表示,這些研究與佛洛伊德等心理學家認為新生兒就像白紙、沒有道德觀念的理論背道而馳,「越來越多證據支持,某些善惡觀念,可能是骨子裡就有的」。(自由時報更新日期:2010/05/10 04:11 )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