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 J型人才嗎?

 

J 的形狀就像一隻釘子,釘面是向外延伸的廣度,指能夠跨領域學習的彈性;釘腳則是向下扎根的深度,指挖掘問題、提出可執行性解決方案的能力,兩者相輔相成,才能穩固釘在牆上。

 

J 型人才必須具備的創新六力:包括聯想力、質疑力、共好力、社群力、逆境力與探險力。

 

迎向「平」的兩岸新世紀,台灣30世代的創新競爭力是否足以面對ECFA帶來的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33.1%的台灣30世代認為自己是企業想要的創新人才,同時有近4成的人不確定自己是否具有創新競爭力(詳見圖1),顯然自信心不足。

 

不過,再來看看人資的意見。相對於台灣30世代的自我懷疑,兩岸企業人資不約而同給予台灣人才高度肯定。台灣人資中更有超過7成肯定台灣人才的表現,顯示目前台灣人才仍占據創新優勢。

但,若把時間點放在未來決勝點,超過6成的大陸人資和近3成5的台灣人資都認為,大陸人才潛力更被看好。

 

IBM 台灣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張玲娟說,「台灣30世代並不是沒有能力,問題在於,你有沒有勇氣現在開始向更大的舞台挑戰。」

 

台灣30世代的創新優勢是什麼?

 

在六大創新競爭力調查中,台灣30世代認為自己最不足的是「聯想力」;大陸八後則認為自己應該要努力培養「社群力」。

 

有趣的是,這個問題在企業人資眼中,「聯想力」反而是台灣30世代最受肯定的一項,也是大陸八後亟待培養的創新競爭力。

 

 

104 人力銀行行銷經理方光緯分析,台灣職場強調創新思維至少超過15年,台灣30世代會更自覺地希望加強創新技能,所以自我認知上反而覺得不足。不過,在台灣人資眼中,其實他們非常有創新點子(idea),創新競爭力集中在「聯想力」(37.92%),如果以企業需要的J 型人才來看,反倒是其他五力都低於20%,顯示問題在於創意點子商業化的深度能力不足。

 

成長於資訊時代,台灣30世代掌握資訊的工具能力佳,聯想力自然廣博,這正是J 型人才上方講求廣度的釘面,但要在全球化競爭中勝出,不能只有創意點子,還要把創意點子商業化,「就像釘子要牢牢穩固在牆上,不只釘面要廣,釘腳也要夠長。」方光緯分析。

( 摘錄自30雜誌 2010/03/08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SI廣翰思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